卷七十五 乡饮酒礼

卷七十五 乡饮酒礼

顺治元年定:京府及直省府、州、县,每岁于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举行乡饮酒礼,设宾、介、主人、众宾之席。顺天以府尹为主。直省,府以知府、州以知州、县以知县为主。大宾,择乡里年高有德之人,位于西北;介以次长,位于西南;三宾以宾之次者为之,位于宾席之西。众宾序齿列坐。司正,以教职为之,主扬觯以罚失仪者。赞礼读法,以生员为之,以申明朝廷之法,敦序长幼之节。

顺治二年定:顺天府详查乡饮酒礼旧制,移送礼部,题请施行。嗣后,每岁由顺天府具题,将所举宾、介等姓名、履历呈部存案。

又定:乡饮酒读律令曰:律令,凡乡饮酒,序长幼,论贤良。年高有德者居上,其次序齿列坐。有过犯者不得干与,违者罪以违制。失仪,则扬觯者以礼责之。

康熙元年定:奉天府州、县,行乡饮酒礼仪,与顺天同。

康熙四年定:锦州府州、县,行乡饮酒礼仪,与奉天同。

雍正元年奉上谕:乡饮酒礼,乃养老尊贤之古制。近闻年久视为具文,所备筵宴,亦甚草率。应加谨举行。(嗣后,每逢京兆举行之时,礼部堂、司官前往监看,敬谨成礼。)

乾隆二年议准:嗣后,乡饮酒礼坐次,悉依定序。并先刊刻《仪注》,分给宾、img594、执拨事人等。遵照行礼,应读律令。即开载于《仪注》之后,令读者照例讲读。其在省会,令督、抚派委大员监礼。各府、州、县,亦令该地方官实心奉行。有违条越礼者,依律惩治。又乡饮之典,重在宾、img595得人,方可以示观感而兴教化。若该地方官,徇情滥举固属不职,乃亦有实系齿德兼优之人,而一种不肖之徒,于未举之先设计需索,及举行之后,又复索瘢求疵,声言冒滥,希图讹诈。以致地方官亦多瞻顾,每不举行,致旷大典。应令该督、抚通行严饬。嗣后,所举宾、img596,务择齿德兼优之人。如地方官滥举,题参议处。倘所举得人,而不法之徒,或有藉端阻挠者,严行究治。

乾隆十八年议准:各省举行乡饮,事不画一,且竟有频年阙略不举,至旷大典者。应令各省督、抚,转饬所属府、州、县,每岁遵照定例,于正月、十月举行二次。其宾、介之数,据《会典》所载乡饮酒图,有大宾、介宾、一宾、二宾、三宾、众宾,与大img597、一img598、二img599、三img600之名。按《仪礼》:宾若有遵者,诸公大夫。则既一人举觯,乃入。《注》言:今文遵为img601。又曰:此乡之人仕至大夫者,来助主人乐宾,主人所荣而遵法者也。或有无,来不来,用时事耳。又曰:不干主人,正礼也。谓之宾者,同从外来耳。大国有孤,四命谓之公。又《疏》言:一人举觯,为旅酬始。乃入,即是作乐前入。又《戴记》:坐img602于东北,以辅主人。所谓席于宾东,助主人乐宾者也。其言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自从之,至于门外;主人拜宾及介,而众宾自入;三揖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辞让之义繁,及介省矣。至于众宾,升受、坐祭、卒饮,不酢而降,皆无一言及img603者,所谓不干主人正礼者也。

嗣后,应令顺天府及直省府、州、县,先期访绅士之年高德劭者一人为宾,次为介,又次为众宾。皆由州、县详报,府尹、督、抚核定举行。其本地有仕至显官,偶居乡里,愿来观礼者,依古礼坐于东北。顺天府及直省会城,一品,席南向。二、三品,席西向。各府、州、县,三品以上,席南向。四、五品,席西向。无则阙之。不立一img604、二img605、三img606之名,不入举报之内。仍将所举宾、介,造具姓名、籍贯清册,送部存案。倘乡饮后,间有过犯,按所犯轻重,详报褫革,咨部除名,并将原举之官议处。

乾隆二十五年议准:嗣后,顺天府乡饮届期,应请责成该府尹,督率各州、县,实力遴访。务择年齿、品行允孚众望之人,仍照定制举行。如实在不得其人,宁阙无滥,即行停止,报部存案。其直省举报乡饮,责成布政司核实,报明督、抚,察核存案。不得其人,即详明停止,不得拘于成例,苟且塞责。

乾隆二十七年议准:嗣后,凡乡饮宾内,除贡、监生已经考职候选者,准其照应选之职,服用顶帽补褂外,其余监生用金雀顶、青袍蓝边,生员银雀顶、蓝袍青边。至于耆民,本无品级,应穿用鲜明常服,不得滥用金顶补服。

附《仪注》并图

《乡饮酒礼仪注》:京府及直省府、州、县,岁以孟春望日、孟冬朔日,举行于儒学。前一日,执事者于儒学之讲堂,依图陈设坐次,司正率执事诸生习仪。至日黎明,执事者宰牲具馔,主人及僚属、司正先诣学,遣人速宾、img607以下。宾至,主人率僚属,出迎于庠门之外。揖入,主居东,宾居西,三揖三让,而后升堂。东西相向立,赞img608两拜,宾坐。img609至,主人又率僚属出迎,揖让、升堂、拜坐,如前仪。宾、img610、介至,既就位,执事者赞司正扬觯,引司正由西阶升,诣堂中,北向立。执事者赞宾img611以下皆立,赞揖,司正揖,宾、img612以下皆揖。执事者以觯酌酒,授司正。司正举酒曰:恭惟朝廷,率由旧章,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里。无或废坠,以忝所生。

读毕,执事者赞司正饮酒。饮毕,以觯授执事。执事者赞揖,司正揖,宾、img613以下皆揖。司正复位,宾、img614以下皆坐。赞读律令,执事者举律令案于堂之中,引读律令者诣案前,北面立。赞宾img615以下皆立,行揖礼如前,读毕复位。执事者赞供馔案,执事者举馔案至宾前,次img616、次介、次主。三宾以下,各以次举讫。执事者赞献宾,主起席,北面立。执事者酌酒以授主,主受爵,诣宾前,置于席。稍退,赞两拜,宾答拜。讫,执事者又酌酒以授主,主受爵,诣img617前,置于席,交拜如前。仪毕,主退复位。执事者赞宾酬酒,宾起img618从,执事者酌酒授宾。宾受爵,诣主前,置于席,稍退。赞两拜,宾、img619、主交拜。讫,各就位坐。执事者分左右立,以次酌酒献三宾、众宾遍。宾主以下酒三行,供羹。执事者以次酌酒。饮酒、供馔三品毕,执事者赞彻馔。候彻馔案讫,赞宾、img620以下皆行礼,img621、主、僚属居东,宾、介、三宾、众宾居西。赞两拜。讫,赞送宾,以次下堂,分东西行。仍三揖,出庠门而退。

注释:

①觯,音至,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尊而小,或有盖。《说文·角部》:“觯,乡饮酒角也。”

img622,通“遵”。《礼记·少仪》:“介爵、酢爵、img623爵,皆居右。”郑玄注:“古文《礼》‘img624’作‘遵’,遵为乡人为卿大夫来观礼者。”孔颖达疏:“img625谓乡人来观礼副主人者也。”

③四命,周代分官爵为九等,称九命。“四命”即四等,为王之大夫、公之孤。

④速宾,“速”,召,请,招致。《诗·小雅·伐木》:“既有肥img626,以速诸父。”

⑤献酬,献,本谓献祭。引申为进物以表敬。如:献礼。又特指主人敬酒于宾客。《诗·小雅·楚茨》:“为宾为客,献酬交错。”辞让,谦逊推让。《礼记·曲礼上》:“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⑥酢,音作,以酒回敬。《诗·大雅·行苇》:“或献或酢。”郑玄笺:“进酒于客曰献,客答之曰酢。”

⑦因原文较长,在此据文意分段。本卷下同。

⑧劭,原文为邵,误,径改。劭,美也。

⑨按本条中引《戴记》云:“坐img627于东北”。则此句中之“显官”“依古礼坐于东北”,其身份即为“img628”也。

⑩按本《仪注》后原附《乡饮酒礼图》一幅,今附于注后。

img629赞,赞礼,唱赞。此指执事者宣读乡饮礼仪,即司仪。

img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