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胃溃疡

2.胃溃疡

主要症状

1. 在腹部上方或偏左方有剧烈的疼痛,持续反复地发作,进食后,疼痛减缓。

2.伴有胃胀气、呃逆、嗳气或吐酸水。

3.平常脸色苍白、唇浅黄、有疲倦虚弱感。

4.严重时并发胃出血、吐血、胃穿孔、突发性昏迷。

1.足三里。 2.神门。

注意事项

1. 足三里穴指压力道宜加强,因本穴穴位较深,宜用强刺激。

2. 神门穴不可强刺激,宜轻压快揉。如果用力过猛怕伤及手腕骨膜,造成骨膜炎。

临床取穴

1.足三里:膝眼下3寸胫骨前,向外一横指处。按之有酸麻感传入脚趾。

◎足三里

img32

【取穴法】膝眼下三寸(四指横宽)胫骨前,向外一横指处。

◎神门

img33

【取穴法】腕骨与尺骨相接处,即手腕横纹内端。左右两手各有一穴。

2. 神门:掌后锐骨之端,腕骨与尺骨相接处,即手腕横纹内端。

附记

1.专业指压可增加内关、三阴交、曲池、合谷。

2. 胃壁细胞分泌过量及高浓度的胃酸,加上具有消化作用的胃蛋白酶,对胃肠黏膜组织产生自体消化、侵蚀,而形成局部性溃疡,具有反复性的明显特征。

3. 足三里穴其功效有两个特点,其一是调整胃肠功能,平衡胃酸分泌及促进胃部排空作用,有临床报告指出,刺激本穴治疗胃溃疡腹痛,其效果令人满意。其二是增强人体免疫力。这两个特点对胃溃疡症的缓解,有一定的功效。

4. 古歌赋《马丹阳天星十二穴》记载:“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四总穴》亦云:“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有更多古籍文献均指出足三里与消化道疾病有密切关系。

5. 现代医学认为胃溃疡的原因与精神因素有极大的关系。心神不安、失眠、焦虑、恐惧及压力过大均会造成胃溃疡,所以选择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神门穴作为主治疗穴。临床常见A型血的人较易罹患胃溃疡,应特别注意。

6. 本病应严格控制饮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睡眠充足和适度运动等对病症的预防与保护,都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台大内科学讲义》台大内科医师群著。

2.《常见的胃肠疾病》张金坚著。

3.《针灸科学》黄维三著。

4.《针灸大成》明朝杨继洲编著。

5.《天津中医》1988年(5):19,王佩:维生素B1双足三里注射主治溃疡病急性穿孔。

6.《哈尔滨中医》1960年(10):78,宁永礼:足三里穴安痛定注射治疗剧烈胃痛20例。

7.《中国针灸》1986年(6):18~19,程隆光:针灸神门穴为主治疗失眠症248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