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痔 疮
7.痔 疮
1.承山。 2.二白。
最有疗效的穴道
1. 大便后肛门出血、脱肛或肛门不适,以肛门出血为主要特征。
2. 可分为内痔与外痔,内痔以出血、不适为主要症状,外痔以疼痛为主要特征,两者以肛门环状齿纹线为分界点,在此线以外者(约1.5cm)为外痔,以内者为内痔。内外皆有症状者称“混合痔”。
主要症状
1. 承山穴指压时会有强烈酸、麻、痛、胀感,可用较强的刺激。
2. 二白穴为经外奇穴,两手共4穴,用指压棒指压较为方便。
注意事项
◎承山

【取穴法】小腿腹肌中点,“人”字形之凹陷处,即是该穴,左右脚各一穴。
◎二白

【取穴法】掌后横纹中点乃大陵穴,大陵穴直上4寸(四指加拇指)处,一穴在两筋间,一穴在大筋外,左右两手共计4穴。(本穴为经外奇穴,出自针灸集成)
1. 承山:脚尖着地挺立,小腿腹肌中点出现“人”字形之凹陷处。
2. 二白:在掌后横纹上4寸,两穴相对,一穴在筋中间,一穴在大筋外。两手共4穴。
附记
1.专业指压可增加长强、孔最、百会、大肠俞、支沟。
2. 痔的疗法可分为保守治疗及外科疗法,前者指患者应多吃高纤蔬果、多饮水、避免便秘,多进行温水坐浴、适当运动、局部用药膏敷抹或使用栓剂,有减轻症状的功效。但痔疮是一种血管组织病变,症状减缓并不代表消除,读者应注意。而指压按摩是一种辅助治疗,严重时应前往医院就诊。
临床取穴
3. 承山穴属足太阳经之要穴,太阳经别,自脑至腘,别入于肛,具有理气止痛,消痔舒筋功效。《玉龙歌》云:“九般痔漏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灵光赋》亦云:“承山筋转并久痔”。承山穴自古为治痔要穴。
4. 根据临床医学文献报告,针刺承山穴对混和痔止痛的观察,其止痛总有效率达96.7%。(《中国针灸》1986年第2期报道)
5. 二白穴为经外奇穴,具有固脱消痔、利肠腑、舒筋骨之功用,古今医家皆用治痔疮、痔疮下血、脱肛。《玉龙歌》云:“痔漏之疾亦可憎,里急后重最难医,或痒或痛或下血,二白穴从掌后寻”。有临床医学报告指出,应用针刺疗法刺激二白穴治疗痔疮,其总治愈率达64.6%,效果令人十分满意。
参考文献
1.《大肠直肠及肛门疾病:后顾之忧》许自齐著。
2.《有痔难伸?》姚逸兴著。
3.《千金要方》唐朝孙思邈著。
4.《中国针灸》1985年第1期,丁道伍,唐杰:针刺二白穴治疗痔疮99例。
5.《中国针灸》1986年第2期,赵宝文:针刺承山穴对痔疮疼痛100例止痛效果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