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落枕、颈肌痛

2.落枕、颈肌痛

1. 晨起突然颈部疼痛僵硬,头部活动受限,转动则疼痛加剧。

2. 患者头常偏向一侧,有压痛感,部分患者会出现头、颈、肩、背及上肢一侧有放射性疼痛。

3. 本病多发于中年以上男女,多在晨间发作或气候变潮湿寒冷时病情加重,而在活动后或气温回升时症状减轻,自然缓解。

主要症状

1.风池。 2.外关。

最有疗效的穴道

1. 风池穴在颈椎及耳垂间,为血管及神经密布处,指压不宜持续过久,应在压放时,采取多次而时短的手法。

2. 外关在手臂外,内关穴在手臂内,刚好内外相对,临床上指压时,内外两穴同时进行,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

1. 风池:在脊椎中心线的风府穴与耳垂之间有两条粗肌肉

临床取穴间的凹陷处即是该穴,按之有酸麻痛感,放射到耳后及头部后侧。(风府穴:在两耳垂的连线与背部脊椎中心线交叉点即是。)

2. 外关:在手背腕关节横纹的中心点,往上2寸的位置即是该穴,内关穴在手臂内侧与本穴相对。

◎风池

img171

【取穴法】两耳垂连线的中点即为风府穴,在风府穴左右旁开2寸(约三指横宽)即是该穴。左右各一穴,共计两穴。

◎外关

img172

【取穴法】在手背,手腕横纹的中心点,往上2寸(三指横宽)的位置,即是该穴,左右两手,各有一穴。

1.专业指压可增加后溪、液门、阳陵泉、肩井、申脉。

2. 本病病史较大,据隋唐·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失枕候》记载:“头颈有风,在于筋脉间;因卧而气血虚者,值风发动,所以失枕。”失枕即落枕。所以其致病之主因在于风寒侵袭,及慢性劳损所致。

3. 但本病是一种症状的表现,有很多头椎病变都可能出现

附记同样症状,如头部肿瘤、脊椎类风湿关节炎、脊椎关节黏连及感染等,应作鉴别诊断,患者如指压热敷无效,应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就医。

4. 风池穴对因风寒侵袭经络,导致颈肌痉挛疼痛(落枕),临床上有良好的治疗功效。根据1985年及1987年《四川中医》报道,应用针刺及火灸刺激风池穴治疗落枕,结果疗效令人满意,刚好验证了古医书《 针灸甲乙经》所记:“风池主治颈痛,项不得顾。”

5. 外关穴与内关穴同时进行刺激,可以缓解及治疗落枕症,其作用机制仍然不详细,但许多临床医学报道均指其作用明确而疗效肯定。如1983年《新中医》报道,指掐内关透外关治疗落枕72例,结果显示,一次治愈34例,两次治愈22例,三次治愈11例,有5例失效。其疗效成果明显。

参考文献

1.《针灸甲乙经》晋朝皇甫谧著。

2.《实用中医学骨伤科手册》石印玉主编。

3.《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陈贵廷、杨思澍主编。

4.《临床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潘隆森医师著。

5.《新中医》1983(7):42,周用浩等:指掐内关透外关穴治疗落枕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