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慢性肠炎
8.慢性肠炎
1.长期持续的下痢、腹痛、消化不良。
2. 大便先是软便,持续数日后,会变成正常的大便团,再经过数日,又变成下痢便,如此交替出现,形成周期循环,是慢性肠炎最明显特征。
3.伴有肠鸣、胀满、腹部不适感等。
主要症状
1.长强。 2.足三里。
最有疗效的穴道
1. 长强穴位于尾骨的末端,适度刺激,以酸麻感为度,指压时患者宜侧身缩腿。
2. 三里穴可用较强力道刺激,使力道深入肌肉层。本穴穴位较深,宜重力指压使酸麻痛感传入脚趾。
注意事项
1. 长强:患者侧身俯卧,缩腿身如弓状,指压尾骨之末端,会有酸、麻、刺激痛的感觉,即是该穴。
临床取穴
◎长强

【取穴法】侧身俯卧,缩身腿如弓状,在尾骨之末端即是该穴。
◎足三里

【取穴法】膝眼下3寸(四指横宽)胫骨前,向外一横指处左右脚各一穴。
1.专业指压可增加大肠俞、关元、百会、承山。
2.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肠炎的病因是由急性肠炎未能完全治愈,导致而成,或发病之初就属慢性肠炎,一般认为是肠内与消化有关的细菌数目产生变化所致,但真正的原因尚无定论。而中医理论将之归类于“泄泻”、“痢疾”的范围。
3.本病如果久痢致虚,导致脱肛,须加百会穴。
2.足三里:a.膝眼下3寸胫骨前外一横指处。
b.大腿伸直,膝盖外侧凹陷直下3寸的位置。
附记
4. 足三里具有和胃健脾、通腑化痰、升降气机的作用,主治胃痛、腹胀、呕吐、肠鸣、下痢等消化道疾病。《杂病穴法歌》云:“泄泻肚腹诸般疾,三里内庭功无比”。《四总穴》亦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尽用足三里治疗胃肠疾病。
5. 根据1986年《中国针灸》报道,应用揉按疗法刺激足三里,治疗肠道炎性的绞痛,其治愈率达61.5%,成果令人满意。
6. 长强穴是任脉的络穴,具有消痔、通便、镇静、安神作用。《百赋症》有言:“刺长强于承山,善主肠风下血”。所谓“善主肠风”,即本穴对肠道发炎的疗效。有临床医学报告指出,应用激光内灸仪刺激长强穴治疗慢性肠炎,其症状消失,大便正常成形者占84%。所以本穴对治疗慢性肠炎有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胃肠病预防治疗百科》林白出版社翻译,林光洋医师校订。
2.《千金翼方》唐朝孙思邈著。
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宋朝王维一著。
4.《中国针灸》1986(4):21,王玉柱:揉按足三里穴缓解肠道炎性绞痛65例。
5.《中医康复》1988(2):104,龙安昆:氦氖激光内灸仪刺长强治疗慢性肠炎44例康复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