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贫血
1.贫血
1.脸色苍白,指甲床和手掌发紫,皮肤失去弹性。
2.身体虚弱、呼吸急促、心悸,运动后容易疲劳。
3.头痛、眩晕、昏厥、怕冷。
4.耳鸣、视力模糊、口角炎、舌炎。
5.食欲不振、呕吐、恶心、胀气、便秘或下痢。
6. 女性月经失调,男性性欲减退,或见轻度蛋白尿及肾功能障碍等症状。
主要症状
1.期门。 2.肝俞。
最有疗效的穴道
1. 指压期门穴最好选择早晨、睡前或空腹时进行,如果饱食后立即指压,会对胃部增加压力,易引起食物返流食管,造成呕吐。
2. 肝俞穴在脊椎附近,须注意老年人是否患有骨刺、骨质疏松症或其他脊椎方面的疾病。
注意事项
◎期门

【取穴法】乳头正下方直线与肋骨下线的交接点左右各一穴(注:日本版本与中国有差异,本书采用日本版本,取其易取方便。)
◎肝俞

【取穴法】先取两肩胛骨末端连线的中间点至阳穴,再从至阳穴往下二寸即为筋缩穴,在此穴左右旁开1.5寸(二指横宽)即是该穴,共两穴。
1.专业指压可增加心俞、血海、膈俞、水泉、三阴交。
2. 贫血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是指在单位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RBC)、血色素(Hb)的含量和细胞容积(HT)低于正常数值而言。其病因很多,一般可
附记
1. 期门:乳头正下方直线与肋骨下缘的交接点,即第九肋骨的前端。
2. 肝俞:取两肩胛骨末端的中心点至阳穴,往下两个椎距再旁开1.5寸即第九胸椎棘突,离脊椎中心缘1.5寸的位置。
临床取穴
分类为:细胞制造不足;红细胞破坏太多;失血性贫血等。
3. 期门穴是肝经之募穴,气血归入之门户,又称“期门”。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和调畅情志,这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是有密切关连的。而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如肝不藏血,不仅可能引起出血、血虚,也可能造成器官血液濡养不足的病变。
4. 肝俞非肝经属穴,但内应肝脏,为肝气输注之处,是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腧穴。对贫血性视力模糊,本穴有极佳疗效。《玉龙歌》有言:“肝家血少目昏花,宜补肝俞力便加”。
5. 贫血是多种可能疾病的表症,应详细检查,找出原因,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针灸大成》明朝杨继洲著。
2.《中医基础理论》印会河主编。
3.《经穴指压对症疗法》星虎男著。
4.《中医诊断学》马建中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