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及其后遗症

1.脑卒中及其后遗症

1.突然昏倒,意识不清,牙关紧闭,喉中痰鸣。

2. 半身不遂,皮肤失去知觉,手足冷及麻木,口角喎斜,流涎,语言不利或兼头痛,眩晕,视力模糊。

3. 大小便失禁或完全闭塞,严重者会造成立即死亡或终身残废。

主要症状

1.百会。 2.风池。

最有疗效的穴道

1. 百会穴接近囟会,指压力道不宜过猛,如有眩晕感时应立即停止,稍后再压。8岁以下儿童不宜。

2. 风池在颈椎及耳垂间,为血管及神经密布处,指压不宜持续过久,应在压放时,采用多次而时短的手法。

注意事项

1.百会: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即是该穴。

2. 风池:在督脉(椎中心线)的风府穴与耳垂之间有两条

附记

◎百会

img67

【取穴法】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点即是该穴。

◎风池

img68

【取穴法】两耳垂连线的中点即为风府穴,在风府穴左右旁开2寸(约三指横宽)即是该穴,左右各一穴,共计两穴。

1.专业指压可增加人迎、涌泉、尺泽、风府、隐白。

2. 脑血管病变在传统医学中概称为“中风”或“卒中”。可分类为中脏府、中经络、脱症三种。针灸治疗根据“经之所过,病之所治”之原则,认为取胃经、肝经、督脉最适宜,尤以督脉之百会穴为上选。

3.《针灸大成》记载百会穴主治:“头风中风,言语蹇涩,口噤不开,偏风,半身不遂……”。《类经图翼》亦言:“主治头风、头痛、中风,言语蹇滞,口粗大肌肉间的凹陷处,按之有酸麻感放射到耳后及头部后外侧。

附记噤不开,角弓反张,偏风半身不遂……”这些都是脑卒中后遗症。《采艾编》更赞美百会穴乃百脉之会,本天亲上,名“三阳五会”。

4. 根据临床医学报告,刺激百会穴治疗脑卒中偏瘫,每日1次,15日为一个疗程,治疗①脑血管病偏瘫500例;②缺血性脑血管病362例; ③高血压脑出血104例; ④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血管畸形34例,结果显示,总肌力恢复率95%。这说明了刺激百会穴可能会改善脑血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对脑卒中后遗症治疗具有正面意义。

5. 根据现代医学临床试验观察,刺激风池穴对血管有扩张作用,尤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脑血循环障碍,有改善功效。所以指压刺激风池穴,可增加脑血流量,修补脑组织及排除脑血管中的淤血。

参考文献

1.《医宗金鉴·杂病心法》清朝吴谦编著。

2.《针灸大成》明朝杨维洲编著。

3.《中国针灸独穴疗法》陈德成,王庆文主编。

4.《中国针灸》1984(5);5-7,孙申田等:针灸百会透曲鬓治疗脑血管瘫500例临床研究。

5.《中国针灸》1990(2);21-22,译桂兰:针刺风池穴为主治疗动脉硬化梗塞10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