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 视

1.近 视

1. 近距离视物清晰,远距离视物不明,患者自觉物像模糊不清,阅读书报,须移近眼前。

2.属高度近视,眼球有较明显突出,瞳孔较大。

3. 因服用药物或身体状况不良时(如高血糖、用眼过度)所引起之近视,称为“假性近视”,属短暂性且可以恢复。

主要症状

1.睛明。 2.光明。

最有疗效的穴道

1. 指压睛明穴,须先修剪指甲,用乙醇消毒手指,确保手部清洁,以防病菌感染。且指压力道宜轻,不宜用力过重,怕造成眼角受伤,指压时,患者须闭目,两穴同时进行,手指离开穴道后,方可睁眼。

2.光明穴,无特别禁忌。唯指压力道宜重,疗效较佳。

注意事项

临床取穴

1. 睛明:在目内眦,靠近鼻骨边眶孔内缘。左右眼各一穴,

共两穴。

2.光明:正坐垂足,从外踝尖上量5寸,即是该穴。

◎睛明

img155

【取穴法】在眼角头部,靠近鼻骨边眶孔内缘,左右两眼,各有一穴。

◎光明

img156

【取穴法】正坐垂足或立正,从外踝尖往上直线5寸(四指横宽加三指横宽)位置,即是该穴。左右双脚,各有一穴。

附记

1.专业指压可增加承泣、丝竹空、瞳子髎、肝俞、肾俞。

2. 近视原因大致有:不良的读书习惯、环境因素(电视、电脑、电动玩具、漫画)、遗传因素(眼球结构因人而异)、民族性的差异(东方人眼球较突出)等。而传统医学则认为是肝肾不足,王海藏曰:“目能近视责其有水,不能远视责其无火。”《眼科心法》亦说:“能近怯远,其人阳气不足,阴气偏盛,阳被阴侵,是以光华不能发越于远也。”

3. 指压睛明穴,对近视的辅助治疗有积极意义,根据1989年《针灸学报》临床报告,应用针刺疗法,刺激睛明穴治疗青少年近视67例,结果显示,基本治疗21例(占31.3%),显效25例(占37%),总有效率为91.3%,其成果令人满意。

4. 光明穴在古代中医文献上记载主治眼疾,现代临床实验亦证明对近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据1981年《中医杂志》记载,应用穴位注射疗法,直接刺激光明穴,治疗近视,疗效显著,患者视力恢复很快,该文作者指出,一般采用本法治疗两个疗程后,视力即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5. 早期的轻度近视或假性近视,可以用矫正法或药物治疗,如果度数持续加深,宜配戴眼镜,以防止视力恶化。戴隐形眼镜者应预防细菌感染,可服“明目地黄丸”或其他保眼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服用。

参考文献

1.《医宗金鉴·眼科心法》清朝吴谦编著。

2.《审视瑶函》明朝傅仁宇著。

3.《眼睛小百科——你的眼科朋友》张朝凯编著。

4.《针灸学报》1989(4):39,于莉莉:深刺睛明穴治疗青少年近视67例。

5.《眼睛疾病的治疗与保健》蔡武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