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支气管炎

1.慢性支气管炎

1.清晨或夜间,常伴有阵发性咳嗽,有时会引起胸痛。

2.痰多,呈现黏液性或脓性。

3.伴有流鼻水或鼻黏膜过敏。

4.常出现呼吸道阻塞现象,还伴有喘鸣或呼吸困难。

主要症状

1. 孔最:手臂内弯,将太渊穴与尺泽穴连成一线,距太渊7寸的线上取穴,按之会有酸、麻、痛、胀感。

2. 合谷:将手示指、拇指合拢,在虎口地方会有肌肉高隆之处,即是穴。

临床取穴

注意事项

1. 孔最穴位大约0.8寸深,指压力道适中即可,按穴时会有酸麻感。

2. 合谷穴可能引发流产,因此孕妇不宜,可改由足三里代替之。最有疗效的穴道

1.孔最。 2.合谷。

◎孔最

【取穴法】在太渊穴与尺泽穴的连线上,距太渊穴7寸(二倍四指横宽再加一拇指宽)的位置,左右手各一穴。

◎合谷

【取穴法】将手拇指、示指合拢,在虎口地方有肌肉高隆之处,即是该穴,左右手各有一穴。

附记

1.专业指压可增加列缺、太渊、膻中、胆俞。

2.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由急性支气管炎迁延而来,但也有因吸烟过多、空气污染、慢性感染、气管畸形、慢性鼻窦炎等许多因素所造成,在支持疗法方面,以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避免暴露于刺激性场所中,而对症疗法则以镇咳、化痰、止痛、引流为主。

3. 孔最穴为肺经郩穴,郩穴为经脉气血深聚之所,有疏导经气,调整脏腑的功能。而孔最穴具有降逆平喘、宣肺止咳的作用,临床结果显示,刺激本穴能迅速缓解支气管哮喘,缓解率达84%,而且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少,无禁忌症等优点。

4. 合谷穴具有抑制鼻黏膜分泌的作用,临床医学报告指出,在刺激合谷穴后,鼻黏膜水肿快速消退,鼻塞缓解,流涕停止,通气获得改善,这对慢性支气管炎症候出现的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及鼻黏膜过敏,有实质的帮助,所以选用本穴。

5. 孔最穴的命名很有意思,孔,孔隙也;最,甚聚也,意即管孔聚集的地方,是疏血通窍最得用之穴位,因此名孔最。本穴对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气喘、肺气肿等呼吸器官的症状,最能发挥理想治疗作用,成效卓越!

1.《类经图翼》明朝张景岳著。

2.《针灸大成》明朝杨继洲著。

3.《针灸学》杨甲三教授主编。

4.《穴道指压健康百科》芹泽胜助著。

5.《河南中医》1982年第6期,臧后岐:电针孔最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6.《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年第5期,张吉顺:针刺合谷穴抑制鼻黏膜分泌功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