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鼻塞、流鼻涕

4.鼻塞、流鼻涕

1.鼻塞、流鼻涕。

2.伴有咳嗽、咽喉肿痛、肌肉疼痛及部分关节疼痛。

3. 或见头痛、眼痒、发热、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及胃肠道不舒服现象。全身有倦怠感或虚脱。

4.严重者并发中耳炎或肺炎。

主要症状

1.迎香。 2.合谷。

最有疗效的穴道

1. 迎香穴在鼻翼两边,指压时需要两穴同时进行,指压力往上方及外面推出。本穴也可用印堂穴代替,其穴在两眉毛中间点,用力往额上推压。

2. 合谷穴有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古代医籍记载孕妇不宜,因此妊娠女性可用印堂穴代替。

注意事项

1. 迎香:在鼻翼两边旁开0.5寸位置,按之有酸、麻、胀、痛感直入鼻中。

临床取穴

◎迎香

img137

【取穴法】在鼻翼两边,旁0.5寸(半个手拇指)位置,即是该穴。左右各一穴,共计两穴。

◎合谷

img138

【取穴法】将手拇指、示指合拢,在虎口肌肉隆起处,即是该穴,左右手各有一穴。

2. 合谷:在手拇指、示指合并,虎口位置肌肉隆起处最高点,即是该穴。

1.专业指压可增加肺俞、印堂、风池、风府、足三里。

2. 鼻塞、流鼻涕是一种症状并非病名,常见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及流行性感冒,其中以流行感冒最为明显常见,本书将之列为专章,前面所述之伴有症状,即为感冒症状之综合。

3.《玉龙歌》言:“(鼻塞)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又《针灸大成》亦记载:“鼻塞不嗅香臭;面痒浮肿,状如虫行,息竭多涕(流鼻水)、鼻衄(鼻

附记出血)骨疮,鼻有息肉,迎香主之”。其他尚有更多古医籍记载迎香对鼻部疾病有主治功效。

4. 迎香具有清风散热,通利鼻窍作用,临床上对鼻塞、流鼻涕、鼻衄、鼻渊、鼻息肉、面痒浮肿、口眼歪斜等有主治功效。根据1987年《中国康复》临床报告,应用电磁疗法刺激迎香穴治疗鼻炎360例疗效观察,结果显效176例,占49%,平均治疗13次;好转142例,占39%,平均治疗9.8次,总疗效成果令人满意。

5. 合谷穴对鼻塞、流鼻涕症状的缓解,其功能卓越。根据1996年《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报告,应用针刺疗法刺激合谷穴,治疗急性鼻炎80例,结果显示,针后10分钟内鼻黏膜水肿消退、鼻塞缓解、流涕停止、通气改善者有78例,占97.5%,无效者2例,且发现刺激单侧合谷或双侧合谷,对抑制黏膜分泌功能的作用,并无差异。所以选择合谷穴。

参考文献

1.《针灸大成》明朝杨继洲编著。

2.《耳鼻喉科医学讲座》李宪彦著。

3.《针灸学》杨甲三教授主编。

4.《中国康复》1987年(1):44,龙安民:脉冲电迎香穴位治疗鼻炎360例疗效观察。

5.《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年(5):306,张吉一:针刺合谷穴抑制鼻黏膜分泌功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