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过敏性荨麻疹
3.过敏性荨麻疹
1. 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成片状或疹状,奇痒无比,发作不定,可扩及全身。
2. 自觉剧烈瘙痒及灼热感,发作时间不定,一日可多次反复发作,之后自行消退,或持续1个月以上,转变成慢性荨麻疹。
3. 有时伴有发热及恶心呕吐,腹痛下痢等消化道不适症状,严重者并发急性咽喉水肿,呼吸困难,引起休克反应。
主要症状
1.神阙。 2.大椎。
最有疗效的穴道
1. 神阙穴即人之肚脐,不宜用手指直接指压,应放置纱布或消毒棉球,选择空腹时,才进行指压。如有呕吐感,应立刻停止。
2. 大椎穴在颈下第一脊椎,指压力道宜适中,不宜用力过重,并注意老人或更年期妇人,以及是否患有脊椎病变及骨质疏松症。
注意事项
◎神阙

【取穴法】:人体之肚脐。
◎大椎

【取穴法】:头向前倾,后颈项下有一个凸起,转头摇动,不动者为第一脊椎,动者为第七颈椎,本穴在两者中间。
1.专业指压可增加后溪、委中、曲池、合谷、大肠俞。
2. 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白,但可以确认的是,本病具有特殊敏感体质,在一些因素作用下,产生变态反应及非变态反应。而这些因素包括食物、药物、吸入物、寄生虫细菌病毒感染、物理化学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改变及其他因素等。
3. 根据1987年《中华皮肤科杂志》报道,作者赖乃揆分析
附记
1.神阙:人体之肚脐。
2. 大椎:头向前倾,后颈项下有一个凸起,转头摇动,不动者为第一脊椎,动者为第七颈椎,本穴正在两者中间。
临床取穴了602例慢性荨麻疹病人,结果其中有37.9%的病人有家族过敏史,48.2%起病有诱因,其中31%与食物过敏有关,故有过敏病史者,应特别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因子,防患于未然才是。
4. 神阙穴一般均用以主治消化道疾病、水肿及脱肛,在古代文献中甚少有记载治疗荨麻疹(古病名风疹)的论述。然现代临床医学却大量报道,刺激本穴对荨麻疹的症状有良好的疗效。如1983年《中国针灸》杨玉玲报道神阙穴拔火罐治疗荨麻疹105例,及1996年《中医杂志》杨汉辉报道神阙穴的现代研究进展等等。选择神阙穴作为辅疗穴道。
5. 大椎穴属督脉,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具有清热解表、温经通阳作用,对外感疾病有主治功效。因此刺激本穴对风邪外感所致之荨麻疹(风疹)兼高热者,有很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针灸节要》明朝高武著。
2.《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陈贵廷、杨思澍主编。
3.《过敏诊治新进展》魏正宗著。
4.《搔痒难耐的红豆冰,谈丘疹样荨麻疹》彭礼贤著。
5.《夏季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邱琬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