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咽喉炎
7.咽喉炎
1. 咽喉出现不适感、灼热、疼痛、发 痒、干燥、微咳、喜咳嗽清嗓,尤其晨咳后有恶心不舒服感。
2.常伴有恶心、呕吐、咳嗽等症状。
3. 如属急性扁桃体发炎,除咽喉急速肿胀疼痛外,患者会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甚至高热、头痛,背部及四肢酸痛,吞咽困难,并常伴有食欲不振及便秘等症状。
4.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炎症扩及耳咽管,将导致耳鸣、耳聋、耳痛流脓或听力衰退。严重者会出现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
主要症状
1.照海。 2.手三里。
最有疗效的穴道
1. 照海穴在足内踝下,穴位较浅,不宜用力过重,以自觉酸麻痛感为限。宜两穴(左右脚)同时指压。
2. 手三里穴分布有桡骨神经、皮下神经,按之有酸、麻、胀、痛,所以指压力道不宜太重。
注意事项
◎照海

【取穴法】取足内踝下0.4寸(拇指横宽的一半)位置,即是该穴。左右两脚,各有一穴。
◎手三里

【取穴法】手掌向内,屈肘,肘横纹外端凹陷处是曲池穴,在曲池穴下方2寸(三指横宽)即是该穴,左右两肘,各有一穴。
1. 照海:足内踝下0.4寸位置。或取两足底相对,在足内踝下用指甲切之,微有一缝(此缝为胫骨下端与距骨交接间隙)即为本穴,与足外踝申脉穴内外相对。
2. 手三里:在曲池之下2寸位置,曲肘侧置取之,按之有酸痛感下传至手臂或上传至肩部。(曲池:在肘关节骨边,屈肘横纹之外头凹陷中)
附记
1. 专业指压可增加合谷、太冲、内关、足三里、印堂、廉泉。
2. 虽然咽喉是肺胃的门户,但从十二经脉循行路线来
看,实际上通过咽喉部的经脉包括肺、胃、肝、肾经
临床取穴等。而肾经的照海穴,刚好是阴跷脉(奇经八脉之一)与肾经的交会穴,具有清热利咽,养阴润喉的作用,对咽喉肿痛、急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有良好的主治功效。
3. 据1988年《陕西中医》的临床报告,针刺照海穴主治咽喉肿痛220例,结果显示,咽喉肿痛消失,全身症状消失者195例,咽喉肿痛消失,全身基本症状消失者22例,无效者3例。疗效成果非常明显。
4. 手三里穴属大肠经,与合谷穴同经,除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外,对咽喉疾病,面口部疾病均有良好的临床功效。据1987年《中国针灸》临床报告,针刺手三里穴治疗急性扁桃体炎50例,结果疗效显示,针一次而愈者23例,两次而愈者14例,三次而愈者10例,无效者3例。其成果着实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针灸科学》黄维三编著。
2.《耳鼻喉医学新知》李宪彦著。
3.《中国针灸独穴疗法》陈德成、王庆文主编。
4.《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陈贵廷、杨思澍主编。
5.《陕西中医》1988(4):61,杜宗华:照海穴为主治咽喉肿痛2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