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面神经麻痹

6.面神经麻痹

1.面部肌肉运动发生障碍,口眼歪斜,脸部表情呆板。

2.额头皱纹消失或变浅,无法皱眉,正常反应消失。

3. 眼睛闭合不全,闭眼时可见眼球向上转。

4.吹口哨时漏风,或流涎,鼻唇沟消失或变浅。

5.有时伴有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等。

主要症状

1.颊车。 2.翳风。

最有疗效的穴道

1. 颊车穴在下颚关节附近,轻压即有酸痛感,指压力道不宜过猛,否则患者将无法忍受。

2. 翳风穴在耳后头骨乳突附近,用指压一下,会立即有明显的刺痛感,宜轻压快揉,不宜用力过猛。

注意事项

临床取穴

1. 颊车:开口取穴,在耳垂下方与下颚骨角间凹陷处即是

◎颊车

img77

【取穴法】上下牙齿咬紧时,在隆起的咬肌高点处,开口合口会出现凹陷点,即是该穴,左右两侧,各有一穴。

◎翳风

img78

【取穴法】在耳垂后方小凹陷中,即是该穴,按之有酸、麻、胀、痛感,传入口腔及颔部。

该穴,或上下牙齿咬紧时,在隆起的咬肌高点处,开口合口会出现凹陷点,即是该穴。

2. 翳风:在耳垂后方小凹陷中,按之有酸、麻、胀、痛感,传入口腔及颔部。

1.专业指压可增加地仓、耳门、下关、丝竹空、合谷。

2. 本病的病因可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痹及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前者以脑血管病变为主,后者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糖尿病、高血压、孕妇末期或多发性动脉炎有关。传统医学将之归纳为“面瘫”、“口眼歪斜”、“歪嘴风”等范围。

3. 颊车穴属胃经要穴,在局部解剖下看到布有三叉神经

附记第三分支来的咬肌神经,面神经下颌缘支及耳大神经。具有散风清热,开关通络作用,对颊肿、牙关紧闭、头痛、齿痛、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有一定的缓解功效。根据临床医学个案报告,刺激颊车穴,每日1次,12次一个疗程,仅一个疗程即治愈一个急性面瘫(面神经麻痹)个案,尚有其他个案报告,都指出刺激颊车穴治疗面瘫效果,令人满意。

4.《针灸甲乙经》记载:“疼不能言,口僻不正,失欠脱颔,口噤不开,翳风主之”,这说明翳风对治疗面神经麻痹有一定的参考疗效。临床报告指出,应用针刺疗法治疗面瘫(面神经麻痹),每日一次刺激翳风穴,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显示,3个疗程内,面部表情可以恢复正常,且无自觉症状,效果明显。如面瘫患者按压翳风穴会有压痛感,是明显的特征。

参考文献

1.《针灸甲乙经》晋朝皇甫谧编著。

2.《临床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潘隆森医师著。

3.《中国针灸》1986年(3),3,金白华:以翳风穴为主诊治周围性面瘫32例。

4.《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4):5 ,郭长青:颊车穴系发法治疗面瘫。

5.《针灸学》杨甲三教授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