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脚气病

4.脚气病

1. 湿脚病:足胫麻木,酸弱无力,以足胫浮肿,甚则脚肿连膝全肿为主要特征,属实证。

2. 干脚病:足胫麻木、酸痛、软弱无力,以足胫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常见便秘、小便黄、属虚证。

3. 脚气冲心:有上述脚气病症状,突见气喘、心悸、恶心、呕吐、神志昏瞆、语言错乱者乃湿毒上攻,有立即致命之危险。

主要症状

1.足三里 。 2.三阴交。

最有疗效的穴道

1. 足三里指压力道可加重,因其穴位较深,如果用力过轻,疗效不明显。

2. 中医认为孕妇不宜针灸三阴交,如果与合谷穴配合,怕有流产之虞,所以妊娠的人不宜指压此穴,可以用阳陵泉穴代替。

注意事项

◎足三里

img95

【取穴法】:在膝眼下3寸(四指横宽),胫骨前外侧凹陷处,即是该穴,左右两腿,各有一穴。

◎三阴交

img96

【取穴法】:取足内踝为中心点,往上3寸(四指横宽)位置,即是该穴。左右两脚,各有一穴。

附记

临床取穴

1. 足三里:在膝眼下3寸(约四指横宽),胫骨前外侧凹陷处,按之有酸、麻、胀、痛感。

3. 三阴交:取足内踝中心点,往上直线3寸位置(约四指横宽),即是该穴。

1.专业指压可增加阳陵泉、关元、天枢、悬钟、风市。

2. 本病主要是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疾病,但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可能和营养不良性浮肿、多发性神经炎也有关连。本病如果从日常饮食控制,也可获得改善,食品如糙米、小麦胚芽、米糠、全麦、蛋黄、肝脏、鱼等,在《台湾药用蔬果的疗效与禁忌》书中,均有详细记载,尤其口服避孕药、抗生素、磺胺类药剂均会减低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应特别注意。

3. 传统医学将脚气病分为3类,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则各有不同,有一种叫“真脚病”的,其症状甚为怪异,我将它节录如下,《神灸经论》:“忽觉有虫自足心行至腰中,即晕绝,久方苏醒,此真脚气也。”此病尚待医家探讨,是否为另类脚气病?

4. 根据《针灸临床经验辑要》记载,以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天枢、阳陵泉为主穴,针灸治疗营养障碍性浮肿302例,结果显示痊愈者289例,占96% ,其疗效成果令人满意。

5.《针灸学》认为本病肇因于湿热及水寒流注足胫,兼脾胃不足,气血亏粍,经筋失养所致,故选择足三里、三阴交两穴,补益脾胃以资生化之原,兼以清热利湿,对脚气病之症状会有缓解功效。

参考文献

1.《针灸大成》明朝杨继洲著。

2.《脾胃论》元朝李东垣著。

3.《新针灸治疗学》吴方济主编。

4.《针灸学》杨甲三教授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