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梅尼埃病

5.梅尼埃病

1.阵发性眩晕,有旋转感,两脚无法平衡。

2.耳鸣(低频的嗡嗡声,有如蝉鸣)。

3.波动性听力丧失或耳聋。

4. 发作时冷汗淋漓,脸色苍白伴有恶心、呕吐、误听及复听。

5. 发作期短者数小时或一两天,长者达数周到数月,通常为单侧,但有25%属双侧。

主要症状

1. 百会穴在头顶接近囟会,其下部即为脑,如果用力过猛怕伤及脑部,所以指压力道不宜过重。8岁以下儿童不宜。

2. 在耳后的瘈脉穴正在头骨乳突上方,指压力道适中即可,不宜持续指压。

注意事项最有疗效的穴道

1.百会。 2.瘈脉。

◎百会

img75

【取穴法】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会点,即是该穴。

◎瘈脉

img76

【取穴法】取耳郭的中心点与耳后头侧部相接点,即是该穴,左右耳后,各有一穴。

1.专业指压可增加听宫、翳风、合谷、阳陵泉、风池。

2. 本病又名内淋巴积水,又称内耳眩晕病,其病因不明确,可能由于内淋巴液分泌过多,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内淋巴(膜质迷路)积水而成,患者常自觉耳中有积水,却无法吸出或排除。本病在传统医学概归属“眩晕”范畴。《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篇》言:“上气不足, 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盖

1.百会:在头部正中心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点。

2. 瘈脉:取耳郭的中心点,正后方的凹陷处。按之有酸、麻、痛、胀感。

附记

临床取穴倾,目为之眩”,说明上气不足是本病的病机。

3. 根据1984年《中国针灸》临床医学报告,应用艾灸刺激百会穴治疗梅尼埃病177例,结果显示,症状消失,生活恢复正常者156例,好转者19例,总有效率为98.8%。同期刊尚有其他医案报告均指出应用本法治愈梅尼埃病的疗效极佳。其中有位作者曾提到本病发作时,患者百会穴是麻木的,这是本病的特殊反应点。因而得知百会穴的知热感,是测量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

4. 根据《中西医结合杂志》的文献报告,在瘈脉穴注射维生素B12治疗内耳眩晕50例的报告中,痊愈者30例,好转者18例,无效者2例,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这个个案说明了刺激瘈脉穴对梅尼埃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有待他日更进一步理解。

5.如果见患者有呕吐现象,可加神门、内关、大陵。

6. 本症状也有因为脑血管疾病引起,所以应先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篇》古代群医著。

2.《临床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潘隆森著。

3.《中国针灸独穴疗法》陈德成、王庆文主编。

4.《中国针灸》1984(4);14,许美纯:艾绒灸百会穴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177例报告。

5.《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年(11);695,王惠敏:瘈脉穴注射维生素B12治疗内耳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