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斜视、弱视

3.斜视、弱视

1. 弱视:幼年时期,视力发育不良,如果单眼或双眼的视力无法矫正至0.8以上,即为弱视。眼球器官通常没有病变,但可能伴有斜视、近视、远视、散光或先天性白内障及眼睑下垂等。

2. 斜视:两眼视物不能正而平行,有偏内、偏外、偏上、偏下的情形。出现复视、无立体感、弱视及其他视觉功能异常等特征。

主要症状

1.睛明。 2.瞳子髎。

最有疗效的穴道

1. 睛明穴与瞳子髎两穴有共同应注意事项,在指压前均宜先清洁手部、修剪指甲,用乙醇消毒手指及注意患者是否患有其他眼睛疾病。

2. 指压时,患者宜闭目,放松眼睛,待指压完成,手指离开穴道,才能睁眼。宜左右两眼同时进行指压,力道宜轻柔,不可过重,每天1次,每次约7分钟,1周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

◎睛明

img159

【取穴法】在眼角头部,靠近鼻骨边眶孔内缘,左右两眼,各有一穴。

◎瞳子髎

img160

【取穴法】在眼角尾部约0.5寸(半个拇指横宽)位置有个凹陷,其中央点即是该穴,左右两眼,各有一穴。

1. 睛明穴:在目内眦(眼角头部),靠近鼻骨边眶孔内缘,左右眼各有一穴,共有两穴。

2. 瞳子髎:在目外眦(眼尾部),约0.5寸(半个手拇指)的位置,有明显凹陷处,其中央点即是该穴,按之有酸麻痛感传入眼中,左右眼各有一穴。

附记

1.专业指压可增加攒竹、太阳、丝竹空、承泣、光明。

2. 造成弱视的原因目前仍不明确,但目前普遍认为是视力发育不良,斜视、两眼视力差距过大,其他眼疾(如先天性白内障、眼睑下垂),遗传因素等有绝对关系。

临床取穴

3. 对单眼性弱视者,通常使用遮眼疗法,或使用特殊的弱视训练仪,用以刺激弱视眼,使其恢复视力。治疗训练期间常需数月半年,如能辅以穴道指压疗法既可缩短时间,节省花费,还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4. 根据1985年《四川中医》报告,应用穴位注射疗法,刺激睛明穴治疗目斜视,疗效显著。该文作者报告曾运用此法治愈一个14岁的女病人(属脑炎后遗症患者),在治疗3次后,眼球活动有明显好转,15次后痊愈出院,追踪随访两年未见复发。足见睛明穴对斜视有一定的疗效。

5. 瞳子髎穴,在前章已有详细介绍,不再赘述。睛明穴与瞳子髎,刚好位于眼睛头部和尾部,一前一后,两穴同时进行指压,对眼球的周边组织和神经传导,可产生调节作用,而此刺激对弱视斜视的辅助疗法会有正面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针灸大成》明朝杨继洲编著。

2.《眼睛疾病的治疗与保健》蔡武甫著。

3.《眼睛小百科——你的眼科朋友》张朝凯编著。

4.《中国针灸独穴疗法》陈德成、王庆文主编。

5.《四川中医》1985(12):51,郁文泉:针灸睛明穴位注射治疗目斜视。

5.《眼睛疾病的治疗与保健》蔡武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