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突眼和甲状腺肿大。
2.心动过速,常有呼吸困难及突发性心律不齐。
3.情绪容易激动,神经质。
4.当伸开双手或伸出舌头时,明显呈现轻微颤抖现象。
5.怕热,容易出汗,皮肤高热而湿润。
6.食欲亢进,但体重却减轻。
7.女性月经过少或无月经。有时头部会掉头发。
8.眼睛异常,出现瞪眼、闪光、眼睑不能聚合等现象。
9. 严重者将出现甲状腺危象,死亡率高达50%。
主要症状
1.太冲。 2.缺盆。
最有疗效的穴道
1.太冲穴无特殊禁忌,以指压力道以病人能忍受为原则。
2. 缺盆穴之深部为肺之上端,针刺过深,易造成血气胸,如果处理不当,有立即死亡的危险,但指压则无此顾虑。要指压力道适中,即出现酸、麻、胀、痛感。
注意事项
◎太冲

【取穴法】:在足背第一趾与第二趾缝间,往后方1.5寸(二指横宽)位置,即是该穴,左右两脚,各有一穴。
◎缺盆

【取穴法】:乳头往上画一直线,与锁骨交接处,见骨肉凹陷处,即是该穴。左右两边,各有一穴。
1. 太冲:在足背第一趾与第二趾缝间,后方约1.5寸位置即是该穴。
2. 缺盆:乳头往上画一直线,与锁骨交接处,骨肉凹陷处即是该穴,按之酸麻痛感极为敏感。
1.专业指压可增加列缺、合谷、天突、气舍、曲池。
2. 本病是一种基础新陈代谢异常亢进的疾病,表示有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存在于组织器官,所呈现的生理现象。其真正原因不明,但可能和毒性多结节甲状腺肿、葛瑞
附记
临床取穴夫病、情绪不安,和缺乏碘有密切关系。传统医学认为是忧思气结,气与痰交凝,淤滞头部经络而成或水土不宜,气血郁滞,搏于颈下所致,古病名谓之“瘿病”。
3. 本病治疗原则以通气散结为主,加配疏肝解郁、化痰和胃为辅,所以选择肝经之太冲及胃经之缺盆。
4. 根据1990年《针灸学报》临床医学报告,应用穴位注射疗法,刺激太冲穴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15例,结果显示,痊愈者10例,有效者4例,无效者1例,疗效成果令人满意。
5. 传统医学谓:“经之所过,治亦从之”,胃经的循行路线,从大迎而下至缺盆,刚好循经咽喉部甲状腺处,故刺激缺盆穴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有改善作用。虽然古代文献未记载缺盆有主治瘿气功效,但现代临床医学报告却指出,应用刺针疗法刺激缺盆穴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可以取得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诸病源候论》隋朝巢元方论。
2.《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清朝吴谦著。
3.《内科护理新论》卢美秀编著。
4.《中医杂志》1959年(7):68,翟完玉:针灸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一点经验。
5.《针灸学报》1990(1):31,杨澍王:太冲穴注射治疗甲亢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