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肩关节病变
4.肩关节病变
1. 肩关节红肿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手臂不能上举或前后旋转,肩关节及周边组织有明显淤血或挫伤。
2. 如果不能及时治愈,就会出现手臂麻痹。从肩关节延伸到手指,严重时呈现肌肉萎缩、肢端冰冷、手指甲呈暗黑色。
3.最后关节变形,上肢失用。
4. 本病病程发展及特征,随病因不同而伴有各种不同并发症,在本篇第十四章康复科另有介绍,本章仅就一般性撞伤肩关节病变而言。
主要症状
1.条口。 2.肩髃。
最有疗效的穴道
1.条口穴无特殊禁忌。
2. 肩髃在肩关节正上方,肩关节病变严重时,其指压力道不宜过猛,以免增加肩关节组织负担,可用手三里穴代替。
注意事项
◎条口

【取穴法】取足三里穴,直下5寸(四指加三指横宽)位置,即是该穴。左右两腿,各有一穴。
◎肩髃

【取穴法】以手平举,举臂向上,肩部出现凹陷处即是该穴,左右两肩,各有一穴。
1.专业指压可增加手三里、阳陵泉、臂髃、会髃、阿是穴。
2. 肩关节病变的种类除本章所述一般性撞伤外,还有退行性关节炎、类风湿性肩关节炎、风湿性肩关节炎、痛风性肩关节炎、牛皮癣肩关节炎、感染性肩关节炎及赖特
附记
1. 条口:正坐垂足,举足取之,在犊鼻下8寸位置,穴位在肉与筋骨分开处,有条状肌肉处即是该穴。或足三里穴,直线下5寸位置。
2. 肩髃:以手平举,举臂向上,肩部出现凹陷处即是该穴,肩关节部上方正中心点。
临床取穴症候群。其临床症状表现初期大致相同。患者如有肩关节疼痛症状,建议先到医院就诊,再进行穴道指压,以免延误治疗。
3. 条口穴属胃经,具有舒筋活络、温经袪湿作用,其经气通过肩部,对肩关节肿痛淤血,手臂麻痹不能上下举动等关节障碍有辅助治疗功效。本穴在足胫下部,何以能治疗上肢肩关节部?根据传统中医针灸治疗原则,此乃“上病下取,远部取穴”也。临床医学亦证实,刺激本穴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4. 根据1989年《针灸学报》临床报告,针刺条口穴对肩周炎关节活动的观察50例,结果显示,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的幅度,在针刺前后有非常显著差异。足见条口穴对本病有一定的辅疗意义。
5. 肩髃穴具有散风清热、通经活络、活血止痛作用。有临床医学报告指出,应用透穴针刺疗法,刺激肩髃穴治疗肩关周围炎44例,结果疼痛消失,患肢活动自如者有29例;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者有8例,疗效成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针灸甲乙经》晋朝皇甫谧著。
2.《关节炎300问》肖玉兰医师编著、谭健民医师审订。
3.《中国针灸独穴疗法》陈德成、王庆文主编。
4.《针灸学报》1989(3):15 ,李杨续:针刺肩透极泉治疗肩周炎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