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膝关节病变

5.膝关节病变

1. 膝关节红肿疼痛,僵直,关节活动受限,足不能着地,小腿不能前后摆动,膝关节及周边的组织有明显挫伤或淤血。

2. 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出现小腿麻痹,从膝关节延伸到脚趾,病程如恶化,还会出现肌肉萎缩,脚趾冰凉,脚趾甲紫黑。

3.最后膝关节变形(畸形),下肢终身失用。

4. 本病病程发展及特征,均随病因不同,而伴有各种不同并发症,在本篇十四章康复科另有介绍,本章仅就一般性撞伤膝关节病变而言。

主要症状

1.犊鼻。 2.阳陵泉。

最有疗效的穴道

1. 犊鼻穴无特殊禁忌,唯《针灸大成》记载:“若犊鼻坚硬勿便攻,先洗熨微刺之愈。”其意即先行热敷后,再进行穴道刺激。依现代医学理论其方法是正确的。本穴也可用足三里穴代替。

2.阳陵泉穴无禁忌。

注意事项

◎犊鼻

img129

【取穴法】屈膝,在髌骨(膝盖骨)下方外侧凹陷处,即是该穴。左右两膝,各有一穴。(注:《穴位按摩图典》认为左右两腿,各有两穴。)

◎阳陵泉

img130

【取穴法】在膝关节外侧下方的凸出骨头,其前方有个凹陷处,即是该穴。左右两腿,各有一穴。

1.专业指压可增加足三里、阳关、委中、阴陵泉、梁丘。

2. 膝关节病变的种类繁多,除本章所述外,还有退行性膝关节炎,类风湿膝关节炎,痛风性或风湿性膝关节炎等,

附记

1. 犊鼻:屈膝,在髌骨下方外侧凹陷处,即是该穴。本穴因两膝眼如牛犊之鼻状,称犊鼻。

2. 阳陵泉:在膝部外侧,腓骨小头前下线,凹陷中取穴,小腿摆动,可明显摸出腓骨小头。

临床取穴其临床症状表现,初期略相同,非专业不易判别,患者有膝关节疼痛症状时,建议先到医院就诊。

3. 犊鼻属胃经,具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作用,对膝关节肿痛及周围组织病变、脚气有主治功效。局部解剖可看出穴位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膝关节动脉网、静脉网等,与膝关节组织关系密切。

4. 根据1988年《四川中医》临床报告,应用穴位注射疗法,刺激犊鼻穴治疗膝关节炎146例,结果显示,疼痛肿胀消失,关节活动正常者有120例,局部肿痛消失,运动功能稍逊于正常者有16例,其疗效成果十分显著。

5.《针灸甲乙经》谓:“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阳陵泉主之。”《针灸大成》亦记载:“阳陵泉主治膝伸不得屈,髀枢膝骨冷痹,膝股内外廉不仁……脚冷无血色。”历代医家都说阳陵泉对膝关节病变主治有良效,而临床医学也证明本穴具有舒筋镇痉作用,所以选择此穴。

参考文献

1.《针灸甲乙经》晋朝皇甫谧著。

2.《针灸大成》明朝杨继洲著。

3.《针灸学》杨甲三教授主编

4.《实用中医伤骨科手册》石印玉主编。

5.《四川中医》1988(8):50,马应乖:犊鼻穴位注药治疗膝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