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慢性腰痛

4.慢性腰痛

1. 腰部长期出现酸痛及无力感,腰局部有明显压痛感,在弯腰提物或天气寒冷时,酸痛加剧。

2. 症状时重时缓,活动后可减轻,劳累则加重,严重时酸痛感可扩散至背部及臀部或大腿。

3. 腰痛只是一种症状,与其他相关疾病所导致的腰痛症状相区别。

主要症状

1.肾俞。 2.关元。

最有疗效的穴道

1. 指压肾俞穴应注意到患者是否患有肾炎、肾结石、骨质疏松症、脊椎病变及急性腰痛扭伤,指压力道不宜过重,宜轻揉快压为宜。再配合热敷则更佳。

2. 关元穴之深部为膀胱及子宫处,指压前宜先行排尿并注意女性是否为月经期或怀孕期,应特别注意。

注意事项

◎肾俞

img175

【取穴法】脊椎中心线与肚脐环平衡线交会点即是命门穴,在命门穴左右旁开1.5寸(二指横宽)即是本穴,共有两穴。

◎关元

img176

【取穴法】在肚脐正下方3寸(四指横宽)位置,即是该穴。

1. 肾俞:在背部中心线腰部的命门穴旁开1.5寸,即肾俞穴。(命门穴刚好与肚脐相对,一前一后)

2. 关元:肚脐直线下3寸的位置即是该穴。本穴也可用环跳穴代替。

临床取穴

附记

1. 专业指压可增加命门、委中、昆仑、环跳、阿是穴、阳陵泉。

2. 本章所述腰痛,仅以腰部软组织劳损为主诉,即传统医

学所谓肾虚腰痛。但临床上症状表现为腰痛的尚有肾结石、肾炎及泌尿道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关节炎、退化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及转移痛等。患者应请医生诊断加以区别,不可自行诊断。

3. 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该经脉之循行,“起于目内眦,……挟背,抵腰中,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背,贯臀入腘中……”几乎涵盖整个人体的背、腰、臀、腿部。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均有记载本穴对腰痛具有主治功效,如《玉龙歌》言:“肾弱腰痛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两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正是此意。而现代临床医学也证实肾俞穴对慢性腰痛,确实有一定的疗效。

4. 关元穴在腹部脐下位置,何以刺激该穴对背部的腰痛有疗效?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但临床实验证实,针刺关元穴可以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从而腰部受伤软组织可以迅速获得修补恢复。因此选择关元穴作为辅疗。

参考文献

1.《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宋朝王维一著。

2.《针灸科学》黄维三著。

3.《穴道保健新纪元》何权峰著。

4.《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2(4):79,俞虹:针刺关元穴为主治愈腰痛。

5.《四川中医》1986(4):55,廖夆才:针环跳穴治疗腰痛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