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哮 喘
2.哮 喘
1. 发作时,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咳嗽冒汗,有发绀现象,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静态时,胸部有紧迫感,呼吸因难,出现喘鸣音。
3. 秋冬季节和早晚温差过大时,容易诱发,但体质过敏者,在吸入灰尘、花粉或药物食物过敏、精神因素等都可能随时诱发。
主要症状
1.膻中。 2.天突。
最有疗效的穴道
1. 膻中穴位于胸骨上,穴位深度很浅,指尖用力即可达到。
2. 天突穴不宜用力过猛,怕引起剧烈咳嗽,或突发性呕吐,令患者平躺最适宜。
注意事项
1.膻中:两乳头连成一线,取中间点,即是该穴。
临床取穴
◎膻中

【取穴法】两乳头连成一线,取中间点,即是该穴。
◎天突

【取穴法】在左右锁骨与胸骨交会点的凹陷处,即是该穴。
2. 天突:喉结下缘,左右锁骨与胸骨交会点的凹陷处,在凹陷处的中央点,即是该穴。
附记
1.专业指压可增加大椎、孔最、鱼际、内关。
2. 哮喘病属高危险病症,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立即死亡。在急性发作时,必须通过西医来治疗,待病情稳定,再改为中医治疗,因此指压按摩治疗哮喘,仅可作为于辅助治疗,减缓症状,患者应注意,不可强忍。
3.《玉龙歌》记载:“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玉龙赋》也言:“天突,膻中医喘咳”。历代中医古籍记载天突、膻中是治疗哮喘病的要穴。
4. 天突为任脉之穴,阴维脉与之交会,具有宜通肺气、消痰止咳功能,主治咳嗽哮喘、胸闷胸痛,临床报告指出,应用针刺疗法刺激天突穴,治疗哮喘个案,其疗效令人十分满意。如果应用穴道注射疗法,总有效率可达95%。
5. 膻中穴的解剖位置,在脊髓的胸四节段支配区,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分支,这区域与气管、肺有着密切关系。根据临床医学报告,应用皮下留针疗法,刺激膻中穴治疗哮喘病,经留针两天,一个疗程后,症状消失。中医认为膻中穴具有宽胸、降气、平喘的作用,对哮喘病有一定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针灸甲乙经》晋朝皇甫谧著。
2.《针灸治疗学》赤羽幸兵卫著。
3.《喘咳病——医论医话精选》杨维杰主編。
4.《临床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潘隆森医师著。
5.《江苏中医》1965(2):4,张致:膻中皮下留针治愈二例虚性气喘。
6.《河北中医》1985(3):42,刘双柱:天突一针哮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