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评价》简介
《中小学教育评价》这本书是由沈振佳创作的,《中小学教育评价》共有123章节
1
扉页
...
2
目录
...
3
前言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的工作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一门教育科学。教育评价研究与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并列为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也是现代教育管理的...
4
第一章 教育评价的概述
教育评价是一门既古老又年青的学科,朴素的教育评价古已有之,国外许多教育评价学者认为教育评价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而后随文化的交流影响着国外。但近现代在教...
5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定义
...
6
一、教育评价的定义
评价(evaluate)即评判价值,就其内涵来说,它与价值这一概念有关。教育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活动,社会总是要求它的结果满足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需...
7
二、教育评价的几个相关概念
要确切地把握教育评价这一概念的实质,除了从内涵上正确理解和把握外,还必须从教育评价这一概念的外延上与相关的概念加以区别,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这是十分必要的...
8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
中小学教育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如评价的对象范围、标准、功能以及评价主体等角度划分,可将教育评价划分为几种类型。区分评价类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和运用中小学教育评...
9
一、按评价涉及的范围分类
1.宏观的教育评价 它是以教育的全领域或涉及宏观决策方面的教育现象、措施为对象的教育评价,如对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行政管理、教...
10
二、按评价的基准分类
(一)相对评价:是指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团中,选取其中的一个作为基准(或标准),然后把该集团中每个个体与这个基准进行比较,评价每个个体在这个集团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以...
11
三、按评价功能分类
(一)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了使计划的预测更准确、实施更可行的测定性评价。或是对评价对象的基础、条件作出鉴定。目的是为了了解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
12
四、按评价主体分
(一)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根据评价指标,对自己(或本单位)的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自我评价。如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由校内的校长、主任、教师和学生进行...
13
五、按评价的方法分类
(一)定量评价:是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即搜集的资料,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或数学方法,用数字作出定量结论的评价。如运用教育测量与统计的方法,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评价对象...
14
第三节 教育评价的功能
教育评价功能是指教育评价工作所起到的有利的作用,它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即评价目的不同,其功能也有所不同,有时,一种评价功能包含多种评价作用。一般认为,教育评价具有...
15
一、教育评价的管理功能
所谓管理功能,是反映教育评价可以在宏观上加强对学校的监督与管理,通过评价的反馈,获得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信息,为优化管理服务。 教育评价管理功能,主要反映在三方...
16
二、教育评价的教育功能
所谓教育功能,是指评价可以用于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教育评价具有教育功能,这是由教育评价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因...
17
第二章 教育评价的原则
要实现教育评价的功能,就必须遵循教育评价的原则。教育评价原则是实施教育评价必须遵循的准则,它是人们根据教育评价的客观规律提出来的要求。为更好把握好教育评价原则,...
18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特点
...
19
一、教育评价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活动
教育评价既重价值判断,以便对教育活动的正确导向,同时,它也强调价值判断必须有事实的依据,要求通过事实判断系统地收集资料,为教育评价活动服务。所谓事实判断是指对存...
20
二、教育评价是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是一种动态性的评价
所谓教育过程是指教育者运用教育材料,开展教育活动,施加定向影响的过程。所谓教育结果主要是指学生的发展质量。我们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这是因为:(1)教育...
21
三、教育评价必须以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
教育评价作为一种改进教育教学的手段(无论作为目标到达度的检测手段、调控教学的手段或是作为教育研究的手段),必须为实现教育活动的目标服务。教育评价从它产生之日起,...
22
四、教育评价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双边合作活动
教育评价的对象是人,教育评价人员就必须关注评价的可接受性和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以达到“评是为了不评”的目的,因此,要充分注意教育的主体性这一基本特征。...
23
第二节 教育评价原则
原则是言论和行动所依据的标准,是指导人们行动的准则。它既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又是人们的一种主观要求,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教育评价原则,体现着教育评价的客观规律和特...
24
一、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是指在进行评价时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教育评价实际上是一种管理手段,每一次评价就是对教育活动进行的一次调控。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德...
25
二、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育评价时,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感情。教育评价实践中,从制定评价方案、确定评价标准到搜集有关信息资料,对信息...
26
三、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进行教育评价时,必须用一致的标准。一致性原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各级各类学校都有各自的培养目标,但它都要与国家教育目标保...
27
四、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评价中,要全面考虑教育活动中各种因素,不应片面地突出某一因素。因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效果是综合多种因素形成的,如果过分地强调某一因素,...
28
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分析是指对教育过程和结果的性质进行分析,它侧重于事物的质的方面,定量分析是指对教育过程和结果从数量的方面进行分析,它侧重于事物的量的方面。质量和数量是一个事...
29
六、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终结性评价是指某一阶段教育活动完成后(如某一课程某一单元的教学),对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鉴定教育目标到达的程度或某一教育活动(如教学)的效果。它的特点是在...
30
七、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与指导相结合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对评价对象已完成的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定,同时应把评价结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加以认识,并根据评价对象的主、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