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评价内容
教学工作评价,主要是对备课、上课、作业和课外辅导、考核和成绩评定四个教学基本环节的评价。
(一)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评价备课的基本标准是:
1.明确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教学目的,了解教学内容确定与安排的原则,明确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2.深入钻研教材
在通读整学年教材的基础上,清楚本课教材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达到的程度,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对教材内容应达到懂、透、化的程度。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认真研究例题和习题。
3. 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想状况,使备课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4.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针对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了解学校的教学日历,安排进度,制定教学计划。
5.编写教案
教案是备课的具体体现,一般应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课堂教学安排及教学时间分配、教具等。教案可详可略,详略要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出要求。
(二)上课
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课堂教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上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进度、结果都是由老师决定的,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效果,同样极大地受到教师的影响。可见,课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评价上课的基本标准是:
1.课前准备
熟悉教案,准备好教学用具,准时上课。
2.组织教学
要使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上课过程计划性强,课的结构合理,教师具有教学机智性,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参与教学活动。
3.落实教学目标
采用恰当方法,生动准确的语言,使传授的内容具有科学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向全体学生,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切实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4.课堂小结
要把知识结构,重点难点和易出错误的问题加以疏理和总结,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直接量化的方法,评分做到准确是比较困难的,可行的做法是采用等级量表法,见表7-1。
(三)作业和课外辅导
1.作业是学生应用知识的初步实践,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和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水平的重要途径,评价作业的基本标准是:
(1)作业布置。
巩固双基和培养能力的题目搭配合理,作业布置的分量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2)批改作业。
作业批改要及时,指导要具体,方法可灵活;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及知识水平高低,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批改。
2.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重要措施。评价辅导的基本标准是:
表7-1 课堂教学评价等级量表

(1)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辅导,对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要热情关怀帮助,特别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指导优秀学生。
了解学习优秀学生的兴趣爱好,有计划地进行培养提高,发展他们的学科特长。
(四)考核和成绩评定
考核(考查与考试)是教学工作中一个主要环节,它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对学生进行学业的鉴定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质量评价重要工具和手段。考核评价要根据考查、考试的结果结合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基本标准是:
1.考核按上级布置和学校的安排进行,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复习指导和解答疑难问题,达到巩固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2.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对知识、技能、能力、思想都进行考查,注意提高考核结果的信度、效度。
3.注意考核方法改革,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从实际出发,采用有效的考核方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4.要公平、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