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管理工作评价的意义
(一)中小学管理工件评价是中小学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自有学校开始,学校管理也随之出现,中小学管理工作的发展,经历了由经验型管理到科学型管理的过程,学校管理科学化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趋势。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人们对学校管理认识的深化,学校管理工作现代化已成了学校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中小学管理工作评价,是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小学管理工作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价,从而有效地引导学校管理工作向现代化目标前进,加速学校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程。
(二)中小学管理工作评价,是贯彻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学校管理是巩固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水平。
中小学管理工作评价,是对中小学的办学方向是否准确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否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质量的状况与价值作出正确评价,从而促进中小学努力实现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中小学管理工作评价是改进学校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学校教职工是学校管理诸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有效地发挥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办好学校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个团体内,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很多,如工资奖金、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但影响人员积极性的关键性因素是领导行为。不同的领导行为,能给一个团体造成不同的组织氛围,不同的组织氛围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效应。这种组织氛围和心理效应是决定人们行为表现和积极性高低的重要因素。
中小学管理工作评价就是通过一系列反映领导行为的评价指标,对学校领导个人和集体的领导行为作出评价,引导领导成员和领导集体不断改进自身的行为,使之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中小学管理工作评价,是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效益的有效措施
讲求效率是现代管理所追求的主要目标。目标、时效、质量和能力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目标是效率的导向性要素,目标正确,效率高,效益好;目标错误,效率越高,效益越差;时效是效益的基本要素,没有时间不可能有效率,减少时间消耗,就提高了效率,惜时、守时、讲求时效是时间管理的重要标志;质量是效率的核心,质量好是效率的升华;能力是效率的基础要素,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效率是人创造出来的,管理人员能力强,素质好,效率就高,能力不高,素质不太好,效率就低。
中小学管理工作评价,就是对学校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资源,提高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最终提高办学效益的状况作出科学评价,使评价对象具体了解自己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益方面的实际状况和存在问题,从而引导学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