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十三: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

附录十三: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

(1995年9月28日北京市教育局京教研字[1995]8号通知颁发)

一、确定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既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使教学评价起到指导、推动教学的积极作用,确定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导向性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要有利于贯彻教学大纲(《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有利于贯彻《北京市进一步加强与改进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意见》,要引导教师致力于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文道统一,加强素质教学,全面落实语文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科学性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要以现代教学科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要求为依据,遵循语文教学规律,面对语文教学的现状,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数,合理地安排评价过程,以利于对一节课的客观评价。

整体性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准备——实施——检测”的全过程,反映构成这一过程的要素及其互相关系,并从总体上权衡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以利于对一节课作全面而系统的评价,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实践与研究。

可行性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既要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与要求,又要切合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教师的实际水平,表述力求明确、具体,操作力求简便、易行。

二、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共6项,17个评价要点(见表5-1-1)。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均用A、B、C、D四个等级标准,区分评价对象达到评价指标的程度。现将A标准的要求说明如下:

1.教学目标

(1)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明确、恰当具体的教学目标。

(2)目标的体现

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在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的全过程中。

2.教学内容

(3)知识的传授

正确深入地理解教材,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体现教材特点,突出知识重点,解决知识难点,教学密度适宜,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4)技能的训练

训练目标明确,训练内容具体,训练方式得当,训练要求合理。

(5)能力的培养

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培养过程中重视自学能力及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注意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

(6)思想道德教育

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言文字学习中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表5-1-1 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3.教学过程

(7)具备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

步骤清晰,衔接紧凑,过渡自然,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8)教学过程合理

符合学生认识规律,重视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反映教师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

4.教学方法

(9)教学方法的选用

教学方法选择、运用得当,体现启发式原则,因材施教,讲求实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0)教学手段的使用

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手段教学,安排得当,操作得法。

5.教学能力

(11)教案

内容科学,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12)语言

规范,简明,通畅。

(13)教态

自然,亲切,精神饱满。

(14)板书

设计合理,使用恰当,书写正确,工整。

6.教学效果

(15)教学质量

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基础知识讲授准确,透辟,效果明显,思想政治教育贴切自然。

(16)教学效率

知识讲授和能力训练适当,有成效。

(17)测试成绩

测试方式得当,测试结果客观,测试成绩优良。

等级评定办法:

A级:授课教师的教学,完全达到上述标准要求的,评为A级。

B级:基本达到上述要求,但有某些不足的,评为B级。

C级:总体上符合上述标准要求,但有明显缺点的,评为C级。

D级:缺点错误严重,达不到评价标准要求的,评为D级。

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使用

本方案适用于教师自我评价,教师之间相互评价,教学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了解教学状况听课评价等。其目的都在于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使用本方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要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其具体步骤是:

1.做好听课准备和听课记录

听课前,评课人要熟悉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研究授课教师教案。听课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以作为评课依据。

2.做好课后测验与调查

听课后,评课人要就听课内容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或进行书面检测;并向授课教师了解本节课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意图,以及与这节课有关的问题。

3.认真评定各项评价指标的等级

听课后,评课人要根据授课教师的教案及其实施情况,对照评价标准逐项评定等级,并在《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见表5-1-3)的相应栏内画“√”。

4.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得分

本方案采用等级赋值的方法计算得分。各等级赋值分别为:

A级:95分 B级:80分 C级:65分 D级:50分

根据评价表中各评价指标的规定权数,分别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实际得分,其计算公式为:

指标得分=等级赋值×权数

例如:评价指标1(教学目标)评为A级,其实际得分为:

95×0.12=11.40分

如果是多人评课,则将评课人评价分数的平均数作为指标得分,再乘以指标权数即为指标实得分数。

如有5人评课,指标1(教学目标)4人评为A级,1人评为B级,则该指标实际得分为:

(95+95+95+95+80)/5×0.12=11.04分

为了使评价者省略计算手续,我们将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等级分值,加以计算,列表于下,供直接使用。

表5-1-2 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等级评分表

将各评价指标的实际得分相加,即得出总分。如果多人评课也可将每个评价者所评的总分相加,除以评价者人数,取平均值作为评价总分。

上述多人评课的计算过程,如果用能编程序的计算器或用微电脑编成程序进行计算,那就非常简单了。

5.教学特色加分

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的6项评价指标,是从整体上对节语文课的基本要求。有些语文课不仅能达到这些基本要求,而且还在某个方面体现教改精神,具有显著特色,有一定的创造性,这样的课可评“教学特色”分(视其特色突出程度评0—5分),(如是多人评价课则取平均分)并加在总分中。

6.填写评课意见

在评定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和计算出总分之后,评课人应对本节课进行全面的分析,并认真听取授课教师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写出对本节课的评语。评语应包括优点、缺点和改进意见等。

值得注意的是,对教师一节课的评价,不可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作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因此,要把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研究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的评价,以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和发扬不同的教学特色。

表5-1-3 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