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评价标准的类型和编制

三、中小学教育评价标准的类型和编制

教育评价标准的类型按评价的手段分,可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按评价的属性分,可分为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按标准的形态特征分,可分为分段式标准、评语式标准、量表式标准、对比式标准、隶属度标准。下面根据标准的形态特征介绍几种标准的编制方法:

1.分段式标准

所谓分段式标准,是将每项指标分为若干个等级,然后将指派给该项指标的分数(权重),按等距分到相应的各个等级中,再将每个等级的分值分成若干个小档(即幅度)。分段式标准也可称为分档式标准。

编制分段式标准,首先要确定等级个数,一般定为四个等级。其次要选好标号,如为四个等级,最好用“A、B、C、D”,不用“优、良、中、差”。因后者标示了等级的优劣程度,这个“中等”就很不好安排(或容易造成误解),容易使整个评价出现偏高偏低倾向。因为实际上的中等并不在中间位置上。将该项指标的分数分配到各个等级时,要注意各等级间保持等距。各档的分值,可以是一个定值,如表4-1,把优、良、中、差确定为6、4.8、3.6、2.4,三个定值;或优为6、5.6、5.2;良为4.8、4.4、4.0;中为3.6、3.2、2.8;差为2.4、2.0、1.6等;也可以优:4.9~6;良:3.7~4.8;中:2.5~3.6;差:0~2.4;每个等级设定一定幅度值。如何确定各档分值,要依实际情况而定。

表4-1 分段式标准实例

2.评语式标准

评语式标准是用文字叙述每项指标,类似评语。这是中小学教育评价中运用较广、形式较多的一种标准。这种标准大体可归纳为积分评语标准和期望评语标准两类。

(1)积分评语标准

每项目标,按其权重确定一个分值。目标分解时,分值亦同时分解,直到评价指标。各指标分值相加,就是该项目标的总分值。如表4-2。

这种标准是通过目标分解,使标准明晰,层次清楚,较为简易,因而编制和使用都较方便。但目标分解要科学、合理,积分要恰当。

表4-2 积分评语标准实例

(2)期望评语标准

对每项指标提出理想要求(对评价对象的期望),拟出相应的评语作为标准。它只在最理想的等级(上限)设置标准,其他等级不再定标准。这种评语式标准,标准就在指标项目中,与指标完全一致。表4-3就是某校班主任工作评价期望评语标准(部分)实例。

这种标准,明确提出对每项指标的要求,显示上级要求的坚定不移,也便于把评价标准与工作规范或岗位责任结合起来。但各等级只有上限(理想等级),其余三个等级没有具体标准,很难掌握分寸。

编制评语式标准,首先要明确指标的内涵,使评语能反映指标的本质。其次,要写好评语,讲究评语的措词技巧。再次,积分评语标准,还要考虑好各项指标的分值,可按指标的权重分配好分值。

表4-3 期望评语标准实例

3.隶属度标准

这是以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为标度的评价标准。标准的内容可以是分段式或是评语式,只是标度采用隶属度函数,通过相当于多大程度(用[0,1] 来表示)来确定相应等级的评价值。表4-4就是某省职业中学办学水平评价(部分)的隶属度标准的实例。

表4-4 隶属度标准实例

这种标准的特点是用隶属度来做标度。它运用模糊集合概念来评价具有模糊性的教育现象,使难以精确定量的指标(特别是素质方面的)得到较为客观、合理的评价。

隶属度标准编制,如果是采用分段法,就要先规定指标各个等级分别属于隶属度的某个范围或是某一点,如优等为1.0—0.8,良等为0.8—0.7。它一般与期望行为标准的评语相配合。如果采用全域法,就没有具体规定,每个等级都可选择[0,1] 之间的任何实数。它表示被评对象属于某个等级的可能性的大小。如某一项指标属于A等的隶属度是0.3 (30%),属于B等的隶属度为0.7(70%),属于C等是0等,它一般与期望式评语配合。

4.期望行为标准

期望行为标准是以最理想的期望要求和可见行为为上限,以最不理想的预期可能和可见行为为下限,将每项指标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制订出相应的标准。至于标度,可以采用分段式(各等级有一个幅度),也可以采用积分式(每项指标的分值,按等距分配到各个等级),还可以采用隶属度(各等级按等距在0~1之间取定值或幅度值)。这种标准适合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目前的管理现状,因此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表4-5是某校教师工作评价(部分)实例。

期望行为标准的各个等级,都有反映指标各种状况的不同程度差别的定性描述的指示语或定量的数值要求作为标准。评价时,只须将评价对象各项指标的实际状况与标准表述的状况加以对照,就可以按其基本符合某标准的情况,评定相应的等级。这样,各个等级的标准,就具有量表的性质,可以视为等级量表。因此,这种标准又称为量标或量表式标准。

编制期望行为标准首先给指标立意,明确其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对个别指标进行调整,或分解或合并。其次,要分析该项指标所要评价的具体内容,明确其深度和广度,以保证标准内容脉络清楚,条理分明,便于测评。再次,要弄清对该项指标达成的一般要求和最高要求,同时找出符合这种期望要求的关键行为或行为特征,写出各个等级标准的条文。

表4-5 期望行为标准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