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定稿的定稿

没有定稿的定稿

讲述印迹:《泰坦尼克号》

身份印迹:2018级艺术硕士研究生

记录者:杨明

正如歌德所言:黑暗孕育了光明。想为世界带来更多光明,自己就要做好面对艰难险阻的准备。

想要成为“光明影院”的志愿者并不简单。“光明影院”的志愿者必须具备出色的文字写作能力和讲述实力。撰稿笔试时,我拿到的第一个考核题目是《泰坦尼克号》中邮轮撞到冰山时的无对白场景,我需要为这段场景撰写五分钟的讲述稿,并进入录音棚释读稿件。作为一名资深的、刷片五次的《泰坦尼克号》影迷,我本以为自己会倚马可待,文思泉涌,没想到第一个画面就被难到了,看来我真是得意得太早了!无数问题浮现脑海:描述太多是不是会吃掉原声?描述太少会不会表达不清楚?主人公紧张急切的心情用什么词来表述更好呢?冰山的大小怎么描述更容易让人理解呢?真是太难了!要制作五分钟的片段尚且复杂如斯,更别说要为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撰写讲述文稿了。

每部电影大约由300-500个镜头画面组成,每个画面需要看10遍以上才能转化为讲述稿,也就是说每写一部电影,都需要按3000次以上暂停键,反复观看,不断揣摩,一个镜头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文稿初稿。修改文稿的时间甚至多于一周,这意味着要重新面对这部已深深刻在脑海中的电影,重新审读文稿。修改永远不会结束,因此我一直认为没有“定稿”这一说,一直到录音之时讲述人都会对文稿的细微之处进行修改。

录音常常需要一整天。我会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然后一头扎进录音棚,尽管有时会略感疲惫,但总是会想办法让自己的状态好一点,再好一点。

我热爱电影,我知道无障碍电影会被银幕前的视障观众所期待;正因为我热爱电影,所以我知道电影并不应仅限于普通观众,更应该拥抱视障观众。更是因为我热爱电影,所以我会把无障碍影片精心打磨,功不唐捐,我们写下的每一个字能点起一点微弱光亮,寄望于未来汇成一路光明。

但愿所有“光明影院”的努力都能化作聆听者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