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常 我如新
时间印迹:2019年1月4日
空间印迹:电视学院“光明影院”录音棚
身份印迹:2019级广播电视学硕士研究生
记录者:白丹阳
2019年1月4日,星期六,这是我第一次录制无障碍电影《地道战》的日子,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清晨6点30分,窗外一片漆黑,室友们还在睡梦中,我的闹钟响了,在听到闹钟的第二声,我迅速关掉闹钟起床,穿上衣服,晒好的衣服味道很安心。7点30分,我拿着讲述稿,在楼道里抓紧最后的时间熟悉稿子,楼道里有些冷,我裹紧了大衣。8点30分,我到楼下常去的煎饼铺子点了一份鸡蛋煎饼和一杯豆浆,此时铺子里只有老板一人,老板还给我多加了一个鸡蛋。我拿着温暖的豆浆走在路上,呵出的白气慢悠悠地升到半空中接着被阳光冲散,一切清清亮亮、平平常常的。9点,我准时来到录音棚,和师姐寒暄后,以最为饱满、最具活力的状态开始录制……
但可惜这一切只是一个“心理蒙太奇”!
事实上,在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8点50分,距离录音开始还有十分钟的时候,我一手抓着稿件,一手捂着尚未来得及吹干的头发,饿着肚子,在路上拼了命地奔跑着……太阳也睡过了头,还躲在云层后面洗漱,一切都是慌慌张张、昏昏暗暗的。
我没想到如此具有戏剧性的事情也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一路上不停埋怨自己在早晨第一声闹钟响起的时候竟没有立即爬起来,而是抱着再睡10分钟的心态关掉闹钟,却睡了远远不只10分钟。
我用了让阳光也追不上的速度,总算在规定时间内赶到了录音棚,坐在了那个向往已久的位置上——面朝话筒,头戴耳机,翻开讲述稿,喝了一口水,清了口嗓,我向师姐示意,可以开始了。
用声音传递色彩,用聆听感知艺术,欢迎来到“光明影院”,我是本片的讲述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白丹阳。
对播音工作的热爱促使我加入“光明影院”。本科期间,我一方面跟着老师学习播音主持技巧;一方面不停地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因此,我自认为能比较轻松地胜任这份工作,如同往常的声音工作一般。但绝对没有想到,这次的录音过程中,我的声音居然会出现问题。
成百上千的敌人从硝烟中冲出来,他们或是在荒地上策马狂奔,或是快步穿过一道道战壕……
在描述开头的战争场面时,我的声音太过温柔,感情太过平淡,很难让人产生紧张感,这如何使我的听众产生代入感呢?我也十分清楚背后的原因:今天太重要了,我太紧张、太担心出错了,越是担心,就越是难以投入情感,越是容易出错。
影片中,男主角高传宝第一次带领大家展开地道斗争,却由于战斗技巧不成熟而遭遇失败时,我的心情也一同掉到了最低谷。今天的我和往常的我太不一样了,频频出错,心中满是对曾经表扬过我的师哥师姐们的歉疚。
但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最后将我从低谷中拉出来的恰恰就是这部电影本身。在主人公不畏失败,再次展开地道斗争的时候,主题曲响起。正是这段音乐一下子唤醒了我的诸多心绪。
地道战,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我想起自己在初次撰写这部电影的讲述稿时,由于年代久远,影片成像质量不高,画面有些模糊,为了弄清楚每个出场角色的身份信息,我就把每个人物的关键镜头都截取下来,放到电脑桌面上反复对比,最后整个桌面都贴满了密密麻麻的截图。
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
我想起那些写稿、改稿的深夜,想起师哥师姐在微信上不厌其烦地为我答疑解惑,想起自己为了将每一处场景都描述到位而一字一句地斟酌、推敲。我此刻朗读的稿子正是经过无数次的修改、经过无数人的帮助才形成的。
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
我想起自己独自一人在宿舍里,一次又一次地跟随影片朗读稿子,一遍又一遍地摸索每句话应该投入怎样的情感……
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
伴随着激昂的音乐,我终于不再战战兢兢,不再蹑手蹑脚,而是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故事之中,让自己重新找回了此前练习时的状态。
子弹从各个方向接连不断地朝敌人射去,敌人惊恐万分,四处奔逃,可没跑几步,又有几颗手雷在脚边炸开,他们只好再次扭头逃窜……
我终于找到了状态,让积压已久的情绪彻底释放,我的声音激昂高亢,充满斗志,我仿佛变成了一个全新的自己。最终,圆满完成录制。
生活是否也如录制这部影片一般?就算之前设想得再好,也总会面临许多突发状况。我们也许无法保证未来每个句号都圆润完整,每个结果都尽如人意,但我们起码可以脚踏实地,每一步都做到稳扎稳打,提前挖好生命中的地道。如此一来,等到那些考验突然降临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泰然自若,不失阵脚。
傍晚,斜阳融在树林里,我独自在南苑食堂吃饭,食堂里依旧人来人往,刀削面阿姨的嗓门依旧很大,叉烧饭门前依旧排着长队,生活如常,但我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