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的高铁
“光明影院”要求,讲述尽可能不压到电影的原声。比如你解释“炮声隆隆”,效果绝对不如真实的枪炮声。由于暑假期间英语课占用了我的大部分时间,只有晚上才可以看片写稿,“原片真实的炮声比我的讲述效果好多了,我还是不要画蛇添足了”。我这样想着。于是在《小兵张嘎》后半部分约8分钟的战斗中,我只写了寥寥数十字,去释读这枪炮声。
正式录音预留的时间是下午2点到6点,于是我买了晚上8点回家的高铁车票。但是磕磕绊绊录到战斗场景的时候已经临近8点了,我和师姐在棚里也已经待了近6个小时,我内心充满了焦虑,只想赶紧结束。然而师姐的眉头却越皱越紧,录音一次又一次暂停,耳机里一遍遍传来三个字“缺东西”。
师姐放下耳机,转头问我,“你到底有没有认真看片子?”我试图和她辩解,我努力告诉她我不是偷懒,只是想保留炮火的原声。我想到之前每晚熬夜看片,甚至有几天通宵写稿,我是不能接受说我“偷懒”的,而且我甚至觉得我已经做得很到位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即将错过这张不能再改签的车票,我焦虑到了极点,说话中不禁带着怨气。
“把眼睛闭上。”耳机里突然传出一句话。
我愣了一下,师姐又重复一遍,“把眼睛闭上,我把你刚录的那段放一遍,你听一下”。
在隆隆的枪炮声中,“罗金保把钟连长救了出来”“嘎子把炮楼点着了”这寥寥几字没有传达任何有效信息,反而让剧情不那么清晰了。到了这一片段的后半部分,只剩下震耳欲聋的炮声,我听着,突然鼻子酸了一下,眼睛也湿了。
那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好像本来自以为很完整的讲述突然变成了“注水猪肉”,而且水分大到让我自己都错愕。我突然想到如果是影院的观众听到这样的讲述会有多么迷茫和失望,突然想到师姐之前的诘问,此刻正戳中我最心虚的地方。我自以为用尽全力,但质量的确打了太多折扣,我想起之前通宵写稿其实只是在感动自己,却又想起之前在夜深人静看片子时,内心曾经真实存在过的烦躁和倦怠。
看画面的时候,我有一万个理由,但是闭上眼,我知道我错了。
我错在偷懒,错在耍小聪明,但我最根本的错误,是我明明要给视障者做产品,却从未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问题。讲述电影,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在做自己生活的装饰品,它应该是两个群体、两种语言的平等对话。
我错过了那趟高铁,却收获了最重要的人生一课。当我回到家分享这件事情的时候,父亲突然严肃地跟我说:“你不要埋怨,你应该感谢这个师姐,‘把眼睛闭上’是一个大智慧,无论你要做什么,你都要首先去体察别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才叫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