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一定要常来放电影呀!

老师,一定要常来放电影呀!

空间印迹:北京市盲人学校

时间印迹:2019年11月25日

身份印迹:2019级艺术硕士研究生

记录者:周杉

“你之前接触过盲人群体吗?”在去往北京市盲人学校的路上,“光明影院”负责人之一陈红师姐这样问我。

“之前好像还真的没有接触过视障人群……”我慢吞吞地回答。那是我通过选拔成为“光明人”之后的第一次活动,在此之前在我的世界对于视障人群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概念。一路上还在反复担心着第一次见面时会遇到哪些问题。

立秋后的北京城有了几许凉丝丝的风,来到北京盲校校园,冬季的校园比我想象得更加空旷萧瑟。走进校园内,不大的校园寂静异常。兴许是没有下课,我还没有机会见到盲人学校的孩子们。

热情的盲校老师听到声音,赶忙过来迎接我们。“是传媒大学学生吧?又见面啦!”老师像会见一位熟悉的“光明影院”老朋友和我们问候了起来。

“又见面了?”看着盲校李老师与陈红师姐熟络地相互打招呼,我不禁心里充满了疑惑,师姐之前来过几次了?难道之前“光明影院”项目团队也来过北京盲校吗?我就这样边走边思索着,师姐似乎是看出了我的不解,在走去学校报告厅的路上,她告诉我,“北京盲校是‘光明影院’项目在北京市的固定联络点,此前我们团队已经多次到学校进行公益放映。记得印象最深的是今年4月14号公益放映活动的时候,我们用两辆大巴车把北京盲校的孩子们接到电影院观影。还有就是最近在10月17日,我们也到盲人学校进行了公益电影放映。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无障碍电影,我们与盲校孩子建立了越来越深的情感联系。刚刚和我们打招呼的李老师就是与我们‘光明影院’联系最多的一位老师。”没想到“光明影院”在成立的短短一两年时间之内,已经与北京盲校拥有了如此亲密的友谊。

盲校老师热情地把我们四位志愿者引导到学校报告厅。彼时,报告厅内还没有视障小朋友到来,显得空空荡荡的,我一边熟悉着现场环境,准备待会儿的现场记录和采访,一边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动着,好奇一会儿见到成群结队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场面。他们是不是像普通小孩子那样活泼好动,他们是不是更加敏感沉默呢?我的内心怀着大大的疑惑,焦急地等待着。

没过一会儿,盲校孩子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陆续走进了会场。他们成群结队有秩序地走着。我的第一感觉就像全身触电般被眼前的场景深深地打动。视力情况稍微好些或色弱的同学牵引着全盲的孩子排队走进了会场。如一般的孩子一样,他们小步小步地相互牵引着走到了座位,几个孩子还有说有笑地打趣嬉戏。几个男生也坐在台下讨论着一会上台要表演的乐器。

我欣喜地看着他们一张张可爱的脸蛋,虽然他们眼前是黑暗的,但是每个孩子心里都有着追光的梦想吧。我心里这样想着。

我注意到后排一个小男孩,他的眼睛可能是因为安装了义眼,呈现出淡蓝色的色彩。我好奇地看着那双大大的眼睛,他的头高高地扬起,认真地听着周围发生的一切。看他一个人沉默不语,我静静地走过去说:“小朋友你好,我是‘光明影院’的志愿者……”他忽然站了起来,激动地抢过话头说:“志愿者姐姐好!我知道‘光明影院’!今天那个大哥哥来了嘛,上次他带我们一起看电影可有意思了。”

“大哥哥?”听着这句话我不禁诧异了起来,难道这位大哥哥是10月17日那次负责盲校放映的师哥吗?听着孩子可爱的提问,我只好回答:“今天眼镜哥哥没有来,小朋友,我是今天第一次来看你们的志愿者姐姐。”

小男孩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还是接着兴奋地说:“姐姐,我看过你们讲的《西虹市首富》,可有意思啦!”我欣喜地听着这个孩子的回答,接着问:“那你最喜欢看姐姐们讲的哪部电影呀?”他挠挠脑袋,苦恼着说:“姐姐,我最喜欢看动画片了,《玩具总动员》我都看了好多遍。以前都看不懂,但是看了姐姐们讲的《玩具总动员》,我都听懂了!以后我还想看。”我用力地点点头,对他说:“没问题,你喜欢的话,以后姐姐们会讲越来越多的电影的。”

那一刻,我心中突然被一些光明点亮。我感到有更大的推动力在推动着我们,让我们不断地带给那些身处黑暗的孩子更多的光明与爱。我开始回想起那些“老光明人”在建立联络点时,一步步推广“光明影院”之时所经历的坎坷不易与一次次联系沟通,我望着眼前天真的孩子们,心里默默地想:“光明影院”就像一束接力火炬,“老光明人”用爱点亮了黑暗,现在火炬被递到“新一代光明人”的手中,火种绵延,生生不息。

在北京盲校感恩日活动快到结束之时,一位演奏胡琴的高高瘦瘦的女孩儿,在同伴的帮助下朝着报告厅出口方向走去。突然,她有些不舍地转过头,往前走了几步,然后又折返回来,朝我们走来。“老师,我能和你聊天吗?”她请求地说着,表情有些害羞和腼腆。“老师,你还记得我吗?上次放映的时候我还叫你来着。”她搬弄着手里的胡琴,眼神里满是对志愿者的熟悉与亲切。师姐回答说:“记得记得,当然记得了。刚刚你在弹胡琴的时候我就在惊叹,你怎么这么厉害,这些琴弦你是不是都烂熟在心了。”“那老师我可以加你微信吗?这样你就可以经常在微信里和我讲电影啦。”女孩热情和期盼地打开了微信,虽然有些吃力,但有些视弱的她还是坚持独立地自己打开了手机上的微信二维码。

“以后常联系啦,什么时候想听电影了,跟姐姐说。”我们几位志愿者开心地回答着,一边扫着小女孩的二维码。刚扫上二维码,还没待微信名备注好发给她,老师就在一边催促着学生们加快退场了。小女孩有些意犹未尽地说:“老师,我一会儿晚上还得去音乐室练曲子,我先走啦,老师记得给我讲新电影!”

我惊异于小女孩的外向,同时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原来“光明影院”真的给孩子们带来了那么大的新奇与期待,原来“看”电影真的对于他们来说是改变生活的一件事。

在回学校的路上,师姐提到这件事说:“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孩子主动提出要加微信,要求和她们聊天,给她们讲新电影了。我微信上已经加了好几个盲校的孩子了。”

我们的影子自身和我们的影响能够落到我们永远达不到的地方。一束束小小的光芒,也许就能照射进一颗颗年轻的心中,不断生根发芽,生长出更鲜活丰盛的生命。

盲童眼中的世界有我们领略不到的黑暗,他们通过聆听声音,来感知这个绚烂多彩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观看“无障碍电影”就像是一场旅行,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寻找自己,静静地了解这个世界。

据抽样调查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700万盲人,在这1700万盲人中,学龄盲童约有13万。盲童同样是祖国大花园中灿烂美丽的花朵,他们中不乏天资聪颖、极具潜质的可塑之才,他们中有先天性失明,也有后天视障的儿童。但他们同样也享有接受阳光、接受教育但平等资格。全国6万多块银幕中,盲童也十分需要拥有属于他们的那“一块”。因此,为了让视障儿童能够拥有更多观影可能,使他们拥有而且是能够“看懂”的“一块银幕”成为“光明影院”项目出发的初心和使命。

北京盲校是“光明影院”项目在北京市的固定联络点,此前项目团队已经多次到学校进行公益放映:2019年4月14日组织北京市盲校同学到电影院观影、2019年10月17日到北京市盲人学校进行公益电影放映。

2018-2019年间,通过无障碍电影,“光明影院”志愿者们与盲校孩子建立了越来越深的情感联系。未来“光明影院”将继续为北京市盲人学校的孩子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无障碍电影产品,让“光明影院”继续为推动视障儿童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发展与进步,贡献应有的力量。

“光明影院”为孩子们带去的只是无障碍电影,反哺回来的是更大的爱与希望。总有一天,光明会带到更多的孩子眼里,让他们看见光明,也让我们看见更多扬起的脸庞里露出笑容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