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不能撤回

消息不能撤回

心情印迹:从自豪到愧疚,再到感激,那条不能撤回的消息将永远留在我心中

身份印迹:2018级艺术硕士研究生

记录者:杨明

“电影好看吗?”

如果微信里撤回消息的功能也能应用在生活里就好了,如果我能撤回这句话就好了——今年首都电影院的放映结束后,我看到那么多盲童能够感受电影的快乐,感动和自豪充满了我全身上下的血液。

在说出“电影好看吗?”这句话的那一瞬间我就后悔了——“完蛋了,完蛋了!小孩子开开心心来玩,我居然还问人家电影好不好‘看’,竟然用‘看’这个词,这难道不是戳人痛处,在伤口上撒盐,伤人心吗?真的是太惭愧了!该怎么办啊!”

正在我羞愧无以复加的时候,小孩子激动地轻轻跺脚说:“太好看了,姐姐,太好看了。”。

孩子的母亲接着说:“太感谢你们了,下次放电影一定还要叫我们。”

就这样,在我快被自认为做错事的羞耻感像火焰一样燃烧时,孩子的快乐和家长的感谢及时浇灭了它,他们救了我。

他们其实也能看,但是不像我们一样,用眼睛——他们是用心,用一颗澄明的心,感受着世间的美好万物。

我感激,是孩子的纯洁和赤诚拯救了我这一颗时常小心翼翼从而迷失自我的心。

他们是我的眼睛,是我的第二双眼睛。

在这句不能撤回的话之前,在发现这双眼睛之前,是无数次从光明到黑暗,黑暗到光明的循环往复。

正如歌德所言:黑暗孕育了光明。想为世界带来更多光明,自己就要做好面对艰难险阻的准备。

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文稿至少需要两万字,这需要把一部电影分解成无数个片段,反复观看,不断揣摩,用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文稿初稿。然后,继续用一周的时间修改,修改并不轻松,这意味着要继续面对这部已深深刻在自己脑中的电影,用新鲜的眼光再审视。

文稿完成后,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完成配音和后期剪辑,为了节省时间,我常选择用一整天的时间完成,尽管有时会略感疲惫,但总是尽量让自己的音调尽可能的温柔,我知道,银幕前仔细聆听的,是无数双期待的耳朵。

既然他们不能看到,我就讲给他们听。功不唐捐,所有的努力都会被他们理解。

狄更斯曾在《双城记》开篇写道:“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三千年未有之时代,在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每天都会看到新的时代光荣,也会遇到新的时代问题,比如何审视更重要的是,如何行动。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先生的话不会过时,世界上总有残缺,或明显,或隐秘。身边没有光亮,自己就去做那照亮黑暗的荧荧微光,用自己的行动去照亮这个时代,哪怕这份光看起来那么微不足道,烛里光明,亦是一寸真心。

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结尾所说的:“我今日所做的事,远比我往日的所作所为更好,更好;我今日将享受的安息,远比我所知的一切更好,更好。”

感谢我的“光明影院”,感谢我的视障朋友,你让我更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