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听见 所以我是你的粉丝
行走印迹:青海省西宁市青剧影城
心情印迹:感恩、温暖
身份印迹:2019级博士研究生
记录者:蔡雨
2019年6月,我们“光明影院”来到了青海放映推广的现场,在下午的座谈会结束后,我们和青海盲协主席聊天座谈、分享观影心得。盲协主席田主席突然转头问我:“你是不是蔡雨?”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此前我并没有做过自我介绍,他怎么会这么快、这么准确地叫出我的名字。接着田主席说:“我是你的粉丝呀!”我心里有些小小的窃喜却也很疑惑。田主席紧跟着说:“我听过你配的《无问西东》,你是讲述人蔡雨。”我明白了:原来田主席已经默默记下了我的名字。
这段对话,一直被珍藏在我的记忆里,从未被提起——直到参加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决赛答辩台上。
“这个问题,请主陈述的同学回答:在参与‘光明影院’的过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那一刻,我站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决赛答辩台上,当我做完10分钟的项目陈述时,评委向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在我身边站着的还有团队的王海龙、陈红、温莫寒、李超鹏。大家都在等待我的第一个回答,包括远程观看的老师们。每一个回答、每一句话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比赛结果。
这道题,我们在赛前精心准备过;在杭州翡丽酒店606房间,反复讨论过;10分钟前,当我随答辩团队走出浙江大学西一教学楼217教室到答辩教室准备时,它还在我的脑海中回顾过。当面对台下的十余位评委,我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画面——在青海放映时经历的一幕。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在青海放映时,我遇到了青海省盲协主席田起民先生。他当时一下子听出了我的声音,说是我的‘影迷’,热情地和我握手、合影。他说自己已经听了几十部‘光明影院’制作的电影,特别喜欢……”
6月的清晨,空气是湿漉漉的,下着毛毛细雨。青剧影城1号厅里,你一言我一句,热热闹闹、忙忙碌碌。当地“春之语志愿者协会”的百余名志愿者穿着统一的红背心,一对一、手牵手,将盲人朋友们领进影厅。我们四位“光明影院”志愿者也加入其中,穿着白色的志愿者服,引导每一位盲人、聋人朋友入场就座。在青海省西宁市青剧影城,“光明影院”开始了无障碍电影全国公益推广的第一站。
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到青海,却是我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第一次站在影厅的台上。
2019年6月15日,我们为来自青海省八个州、地、市的120名盲人和聋人朋友放映了团队制作的无障碍电影——《流浪地球》。
我站在舞台的侧方,看着站在正中的田起民先生。他在开场环节动情地说:“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从今天开始,青海省的视障朋友每周至少有两部无障碍电影可以看。以前,我们视障者因为视力的缺陷,失去了很多欣赏电影的乐趣,观看电影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项目团队为我们视障朋友们带来了福音,让我们拥有了腾飞的翅膀、心灵的眼睛。”
台上的田起民先生,黑色的西装外套,白色的衬衣,迎着光站在台上,面对台下的数百名听众。他的身子向左偏,话筒微微向前,脸上的笑容亲切而温暖。他说自己是我的“影迷”。这份殊荣让我十足惊喜,却也实不敢当。
我一直以为,这是田主席见我比较怕生,体贴地说几句场面话。直到当天下午,在青海省图书馆,在我们与当地各盲协、聋协代表进行“全省‘光明影院’无障碍电影融合推广座谈会”后。临道别时,田主席再次提出,我们合张影吧,这是我特别喜欢的声音。然后拉着有点儿害羞的我,站在座谈会的横幅前,合了一张影。“一定要拍好,然后发给我”,在那一刻,我强烈感受到了他对我、对“光明影院”的喜爱,我一下子觉得,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值得,都令人无比骄傲和自豪。我们做的作品,盲人朋友们满意、喜欢,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满足?
回想起当时的种种,感到振奋而激昂。恍惚间,我忘记了自己还站在答辩的台上,却又从没有哪一刻比这一刻站得更稳更有底气。
说完,我放下了话筒,把它交给了身旁负责主答辩的师哥。我的手微微有点抖,但心很踏实,就像那天在青海,听到田主席的话一样。
“我是你的粉丝呀!”这句话如今一直铭记在我的心中,就像一束温暖的光亮,每当我为配好一部电影精疲力竭时,它都在激励指引着我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