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翅膀,给我力量

隐形的翅膀,给我力量

时间印迹:盲校感恩

人物印迹:演奏乐器的盲童

身份印迹:2019级艺术硕士研究生

记录者:周杉

2019年11月25日下午4点,盲校感恩日活动正式开始,两位小主持人铭晗和明迪在老师的牵引下走上了舞台。我注意到两位视障孩子并没有主持词可看,但全场的主持全靠他们俩凭借着记忆流畅地进行着。

“下面有请‘光明影院’项目负责人,上台领取“优秀志愿团队”奖状证书,主持人铭晗喊出来了“光明影院”的名字,我们几位志愿者都在台下激动地看着陈红师姐代表“光明影院”上台。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吗?今天那个常来的叔叔没有来,今天来的都是姐姐们。”陈红师姐上台说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着:“谢谢姐姐们,欢迎你们常来!”陈红师姐听到后露出了一个欣慰的微笑,她讲述了在放映活动中,逐渐地与同学们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其实,我们每一次制作整个电影配音过程是非常忙碌、辛苦的,在配音、制作时也特别担心观看影片的视障朋友们会不会接受、喜爱这些作品。但是每次来到北京盲校放映时,当看到小朋友们一张张期待、开心的脸庞,我们觉得再累也都值得了!”说完,转过头,我看见同行的“光明影院”志愿者们眼里都有一样的满足和骄傲。

颁奖完毕,下一个节目是学生才艺展示。学生们的乐器表演吸引了我,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相信这些演奏者是盲童。胡琴、二胡、锣鼓、大提琴、小提琴……这些普通孩子都很难练习学会的乐器,不知道他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多少倍的努力,才能最终完成。铿锵有力的朗诵、喜悦欢快的二胡和美妙悠扬的合唱,虽然什么都看不见,但他们却依然怀着一颗感恩的上进之心,用社会给予的光明,照亮激励着更多身处光明的人。

北京市盲人学校的孩子站成整齐的队列,齐声唱着《隐形的翅膀》,“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这是孩子的感恩之歌,也像是来自他们的心灵独白。

那一刻,虽然他们的眼前的世界是无光的,但孩子们身上似乎也有光,从那小小的身躯上折射出的更大的光亮,似乎洒在我身上,让我获得了更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