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追问

我的追问

从第一次的采访到之后的跟进深谈,李林森的回忆里充满着对父母的关心。我在敬佩他的孝心之余,心里也疑惑,他理想生活梦想又是怎样的呢?于是,我鼓起勇气开始追问。我向他抛出了一连串问题,那些问题过于简单粗暴,我,却十分渴望他的答案。

深夜,我把后继的采访问题列出来发送给他,带着歉意,我说,如果太忙,发两句语音给我也可。

没想到第二天,他便把这些问题用文字全部回答了。言简意赅,却令我感触颇深。

作为一位视障母亲的孩子,你觉得你和常人相比有什么不同?

“我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我只不过更早接触生活。”

你抱怨过生活的不公吗?

“我从来没有因为家庭情况抱怨过生活的不公,我们并没有抱怨父母的权利。”

你自信吗?

“自信是积累出来的。从小父母便教导我做事情要认认真真去做,当我们用心去做,提前准备,过程细致,事后回顾,不管成功与否,都会累积经验。长期下来,你就会自信。”

除了照顾好母亲,你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呢?

“我个人的梦想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把一件事扩大化,专业化,高效化。”

因为家庭的缘故,你做过哪些妥协与牺牲?

“再大的妥协和牺牲也比不上父母为我们做的努力。”

你最怀念的事是什么?

“我最怀念的是母亲给我煲的汤。小时候母亲经常煲各种汤给我喝,那是我最美好的童年回忆。现在母亲眼睛不好了,我几乎喝不到她煲的汤了,即使自己学会煲汤,也做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

看完李林森的回答的那天,我陷入了沉思。

与李林森的相遇,是“光明影院”带给我的惊喜;

和他的深入交谈,是我2019年“光明影院”志愿活动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许是他并没有说出全部想法,也许是我挖掘得不够深刻。十分抱歉的是,我总是带着刻板印象和肤浅疑问去提问。但我也在学习着,改变着,也一直在思考,李林森的故事能告诉同样为人子女的我们什么?我想,也许是:

请不要从你的视角揣测别人,请尊重别人不同的想法。

我们可以因为一些原因抱怨生活的不公,但父母和家庭永远不应该是抱怨的对象,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

自信是一件件事积累出来的,不是单纯由出生决定的,让自己自信的方法永远是行动。

我们永远没有资格嘲笑别人的梦想,因为你没有体会过他们的人生

很多时候,请不要把自己的牺牲看得太过于重要;

请珍惜与父母的点点滴滴,到失去的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其实,追究视障家庭的健全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因似乎不重要了。每个人都需要修炼,生活充满意外,成长是每个人的选项。

如果最后还要继续追问,是什么让那些视障群体的健全孩子健康成长,我想,也许是:人类共通的,跨越年龄、跨越地域、跨越生活种种不公的亲情的力量。

我的反思,以李林森对我说的最后一段话结束:

“短短十多年的经历,不是一篇文章就可以讲述完的。往事如风,过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是什么人,应该做什么事,应该付出什么。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是要对得起自己,要让父母开心。”

谢谢“光明影院”,谢谢林森和他的母亲。带着从海南来的寄语,我将在2020年继续向光明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