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里,在路上
空间印迹:在宿舍台灯下,我曾完成一部部讲述稿
身份印迹:2018级广播电视学硕士研究生
记录者:邹佳丽
2019年是我参加“光明影院”的第二年。
从第1篇讲述稿到第174篇讲述稿,我有幸陪伴无障碍电影的制作之旅一起成长。从第1场放映到第173场放映,我也有幸见证这条为视障人士建构的精神盲道不断延伸。
每晚,当我打开电脑,在我熟悉的宿舍灯光下开始撰写讲述稿时,我总会忍不住想:视障观众听到我讲述的电影时会是怎样的感受?他们想要捕捉穿插讲述的是哪些信息呢,我讲得是否清楚?
但我不是他们。我知道我们对一部电影解读的需求是不同的。
我需要在放映的时候不断观察他们的反应,以求得到最真实、最直接的反馈。他们脸上欣喜的笑容就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我就像一个怀揣着果实的孩子,一边分发一边收获,始终在路上。
在这条路上,有我在电影中进行的“华丽冒险”和“信仰”之旅。
——那条巨齿鲨又向我冲来,张开血盆大口,掀翻了救生艇,我拼命地往岸上游,在挣扎中突然猛地醒来——
月光透过窗子静静落在我的被子上,下铺室友的微鼾声提醒我,我正睡在宿舍的床上。
这是我制作无障碍电影《巨齿鲨》的第八天,这一凶残无比的深海巨兽在屏幕上的血腥凶猛,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连在梦里都那么真实。
这是它连续造访我梦境的第二个晚上,如果没有在“光明影院”为了审视琢磨如何落笔,拉片式地反复检查深海狂鲨的表演,我想我是没有这个机会成为主人公之一,与杰森·斯坦森并肩冒险的。
大概还有一个章节,我要讲述的这部电影的文字稿就要完结了。
我庆幸又惶恐,庆幸我在梦里的冒险就快结束了,无论结局我是被袭击,还是逃出生天,我都曾与这条意外逃离深海冲向人间的鲨鱼有了一场“亲密接触”。但我又是惶恐的,故事的情节是那么的惊险刺激,巨齿鲨与人类斗智斗勇的场面又是那么震撼,我忧心电影中的复杂转场、深海环境、鲨鱼凶猛、对话与旁白、戏精主人公的表演难以被饱满的传达,让那些走进电影院里的视障观众失望。我知道他们大多数人没有走进过电影院,也甚至很少接触过一部完整的电影。所以我要倾尽我的笔墨,为他们描绘这场盛大的冒险,让那些老人、大人以及孩子们不要失掉对享受电影艺术的渴望。
“父亲,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我们的文明,去破坏他们的文明,去破坏他们的世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永不屈服、永不消亡的民族。在她身后还有着一块更辽阔的土地。那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征服的东方。”
在台灯下,我打字的手在微微颤抖,我一遍又一遍认真地读着这段文字,感受其中散发出来的力量。这段话出自一个清末侵藏的英军之口,那是他们企图用刺刀打开通往西藏的路却遭到汉藏族儿女拼死反击后的感叹,源自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红河谷》。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感受到电影艺术的魅力所在,纵始隔着历史的长河,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它依然能唤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准确地传递出某些精神力量。它让我相信,信仰或许平时难以体会,但永远都在,在某个特定的时空里你一定会深切感受到它充满力量的召唤。信仰,是可以用生命去守护的东西。
在写讲述稿的我,始终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我多么希望那些视障人士能够直接感受到电影的震撼,令人魂牵梦绕的圣山,蓝天和白云,汉藏儿女们淳朴的笑脸和坚毅的眼神。我想让他们和我们一样,深刻地感受到我们所拥有的力量。我要把信仰讲给他们听。
我相信这一讲述是有温度的。
在某个午后,它有可能会为一个在鼓起勇气走进电影院的人,带去某些快乐和力量,我愿意为了这一个午后的快乐与力量而努力,与视障朋友共同分享这个世界里的光明。未来,在家庭、在院线、在社区电影院、在盲校、在手机APP上,这些由我们和社会各方为他们构建起来的不同的路,都将真真正正赋予他们享受电影艺术的自由。
想到他们跨越重重困难来亲近光明,我们所有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我们在路上,也会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