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老友的邀约

赴一场老友的邀约

时间印迹:2019年6月15日,赴青海公益推广,“光明影院”无障碍电影

记忆印迹:聚沙成塔,水滴石穿

身份印迹:2018级艺术硕士研究生

记录者:陈红

6月15日,“光明影院”全国公益推广的第一站,走进了青海省西宁市。

这是“光明影院”项目首次走进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公益推广,也是一次期待已久的与老友的重聚与赴约。

此次公益放映是“光明影院”应青海省盲协、聋协和青海省图书馆邀请,到青海省西宁市举办无障碍电影公益放映启动仪式和赠送推广活动。青海省盲协主席田启民是我们的老朋友,每次见面总是笑眯眯地和我们握手,不停地夸赞我们的无障碍电影。

还记得今年的5月19日,全国助残日当天,“光明影院”在北京市朝阳剧场举办公益放映《流浪地球》,我们邀请了田启民主席前来观影。田主席观影后满心欢喜,久久不愿离席,直到我们小声提醒他影片结束,他才意犹未尽地站起身,激动地说:“你们讲述的电影太好了!我一分钟也舍不得落下!”田主席握着我们的双手,感慨着:“我想多听几部像今天一样优秀的影片,再带回去青海给我们那边的盲人也感受感受……”怀揣着对青海省5万视障人士的关爱,热心的田主席经常在当地举办一些文艺活动,而这一次,他诚挚邀请我们将无障碍电影带进青海省。我们欣喜于田主席对无障碍电影的喜爱与肯定。一个月后,团队收到一封来自青海的邮件,邮件里,是一封青海省盲协、聋协发出的“光明影院”行动公益放映活动邀请函,邀请公函内容不多,寥寥几笔介绍了当天的活动流程,略显简陋,却让整个团队沸腾了!我们未曾料到,祖国的边远地区,这看似偏远贫困的地方,竟是如此渴望欣赏电影,而他们的青睐与信任,也使青海省顺利成为“光明影院”全国公益推广的第一站。

6月15日上午八点,我们4位“光明影院”志愿者,带着装有104部无障碍电影的U盘,站在了青海省西宁市青剧影城门口,等待着当地视障朋友的到来。小雨微凉,冷风阵阵,虽然不是第一次参与放映活动,但我仍然有些紧张。天公不作美,出行不方便,在这些小小障碍面前,视障朋友们能顺利如约前来吗?我们的无障碍电影,又能够俘获他们的芳心吗?八点十五,陆陆续续有视障人士开始走进影院,他们在家人的陪伴下,衣帽整齐,言笑晏晏,熟悉地和田主席打着招呼,像是参加一场盛宴。“41,42,43……”我在心里默默地数着前来观影的视障朋友的人数,随着数字的增加暗自开心。不过最后在逐渐增多的人流和响亮的欢笑中,我已忘记了数字。人群中,有一个眼睛亮亮的小姑娘,比画着手语,带领着一群听障朋友走进了我们的无障碍放映厅,我感到迷惑,我挠了挠头,干脆跳入这“数字”的海洋,搀扶着视障朋友,进入影厅,等待着电影开场。

这一次放映的无障碍电影,恰是田主席一个月前在朝阳剧场看过的《流浪地球》,田主席坐在第一排,眯着双眼身体前倾,微笑着“观看”电影,看得出他确实很喜欢这部电影,也珍惜每一次看电影的机会;而影院里其他的视障朋友,也都认认真真地欣赏电影,脸上的神色随着电影剧情的变化不断变动;听障朋友们则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画面,不停地比画着手语讨论剧情。电影屏幕映照出的盈盈微光,黑暗中荡漾出一种无声的热闹。

放映中场,我们4位志愿者悄悄退出影厅,就地坐在影厅门口,商讨着映后采访计划。一位影厅工作人员匆匆走进影厅,叫出了盲协主席田启民和图书馆副主任张雪萍老师,三人站在影厅门口,小声交谈着,田主席脸上的微笑逐渐消失,张老师的神情也严肃起来。原来,此次放映的场地是青海省盲协以3000元的价格包了场,但影厅方发现到场观影人数太多,足有200多名,想要按人收费加价至6000,田主席和张老师有些不悦,却又无奈,只能低声与影厅工作人员不断周旋。眼睛亮亮的小姑娘从旁边路过,见状快步走进影厅叫出聋协副主席李燕,向她比画着手语解释情况。田主席和张老师还在向影院说理求情,李燕主席来到一旁,焦急地比画着,一番调和之后,最终维持原价。送走了影厅工作人员,田主席来到我们面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向我们解释道:“青海省位于祖国西北角,偏远贫困,盲协每年的活动经费并不充足,但我们会想尽办法,尽可能多地为我们的视障朋友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让你们见笑了。但是你们放心,咱们这个无障碍电影,实在是太好了!我们一定会落实下去的,以后会在青海省图书馆定期举办放映的!”放映结束后,田主席等人站在影厅门口目送着大家,看着视障朋友和听障朋友们带着开心满意的笑容离去,他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当天下午,田主席立即号召大家在青海省图书馆召开了“光明影院”无障碍电影推广研讨会,来自青海省8个地市州的盲协、聋协代表们参会,共同探讨如何将“光明影院”项目在青海省落地生根,如何更好地服务青海的视障人士。

研讨会上,我们的新朋友青海省聋协副主席李燕十分激动,她表示,“今天我非常幸福,想着我们终于可以和健全人一样看电影了,结果观影的时候发现没有手语版本,字幕也还是看不太清,有些遗憾。我竟有些羡慕他们,听障人士因听力的缺失,无法感知声音,建议“光明影院”在电影中加上手语、字幕再大一点就更完美。”原来,今天的观众有一半是听障朋友,他们以为我们带来的无障碍电影是兼具解说词和手语的版本才前来观影的。他们的到来是一场美丽的误会。李燕副主席讲到动情处有些哽咽,她希望我们将来有一天能够制作出手语版、藏语版的电影,让他们能够像今天在场的视障朋友一样,幸福、平等地观影。我们坐在会议桌前,百感交集,为没有做出手语版本、藏语版本的电影而感到有些羞愧,更深感任重道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青海有视障人士超5万,听障人士超8万,全中国有视障人士1731万,听障人士7200万,这些平时我们不了解不熟悉、被忽视被误解的群体,同样渴望着看电影,渴望与我们一样享受平等观影,平等对话的权利。田主席很是感慨,呼吁着大家:“我们希望将无障碍电影进行更好的推广,决不能让它们束之高阁。要让全省的各个角落,只要有盲人、有需求的地方,都能看到无障碍电影。”于是,经过一下午的研讨,大家共同探索出了“光明影院”全国覆盖公益行动的青海模式——以青海省图书馆为活动中心,将每个月第一个周五的下午,定为“光明影院”无障碍电影的固定放映时间,实现放映定时定点!

“青海的盲人有福了!”青海省图书馆副主任张雪萍老师的眼睛里,不知何时,已经闪烁着泪光。研讨会后,张老师把我们拉到一边,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们,她其实也曾尝试着制作无障碍电影,并为当地的视障朋友们现场讲解过一部无障碍电影——《疯狂动物城》。这部电影的讲述稿,是她花了一个月时间摸索着写出来的。遗憾的是,因为一个人准备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又无法保证每次讲解时的准确与连贯,张老师只进行过一次现场讲解,而那洋洋洒洒写了一本子的讲述稿,也在一次搬家中遗失了。她感慨单枪匹马做无障碍电影的艰辛,肯定我们团队协作的高效优质。我们惊讶唏嘘的同时更感到欣喜,这个社会上有一些人,有一群人,有一些团体和组织,在热诚真挚不求回报坚定不移地为残障朋友谋求福利。有成千上万的视障人士在期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即使有再多的困难,“光明影院”又何所畏惧呢?

第二天,图书馆张老师送我们去机场,回程的路上,张老师特意给我们每人买了一个青海特色的焜锅馍馍,那是一种超大的圆形金黄烤饼,直径足有30厘米,外脆里软,喷香扑鼻。那是当地乡民们喜爱的美食,也是他们逢年过节串亲访友经常携带的传统礼品,饼中间有个小孔,形似铜钱,寓意圆满、庄重,象征着沉甸甸的礼节和爱戴。沉甸甸的饼,承载着沉甸甸的心意,他们的期待,全都不言而喻。车开过塔尔寺,山路上是虔诚拜佛的藏民信徒,有人一步一跪行着磕头礼上山朝圣,目光纯净而坚定。我定定地看着,思绪翻飞,总要有人坚持做些什么。坚持公益,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飞机划过青海的天空破云而出,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但好在聚沙成塔、水滴石穿,有万众瞩目的殷殷期盼,有新朋旧友倾力相助,这一场与老友的聚会,我们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