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签两次的火车票
空间印迹:“北京开往大庆”的绿皮火车
身份印迹:2019级广播电视学本科生
记录者:徐劭航
北京时间1月13日17:30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光明影院”混录棚,工作交接完毕。
我和小伙伴们告别,拽起行李箱,扬起尘土,“夺门而出”。一个小时之后,回家的火车就要启程。此时此刻,我必须飞奔去车站,才能赶上这趟改签又改签的班次。
18:00,出租车上,红灯一个接着一个,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我小心翼翼地催促着师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快一点。还有39分钟,回家的火车就要走了,我心急如焚。
18:32,北京站内,人头涌动,行李交错,我拖着行李一路狂奔。还有2分钟,回家的火车就要走了。
18:34,站台上,北京开往大庆的绿皮火车终于启动。我刚刚跳上火车,气喘吁吁。再有10个小时,我就到家了。
火车平稳行驶,道路两旁的村庄和树木飞速向后,仿佛时间和记忆也跟着倒退,才离开2个小时,我就思念起让我差点回不了家的“光明影院”。
去年的11月13日,我正式成为“光明影院”制作组和后期组的成员,开始学习如何制作无障碍电影。后期组长陈中瑞师哥在一开始就提醒我要爱护身体,当时我还不以为然,没想到这么快,我便真真切切地明白了师哥的用意。
虽然加入“光明影院”里才2个月,但我已经参与了多项工作。从最开始“70年70部”影片的校对修改,到撰写《冲出亚马逊》的讲述稿并配音,再到2019年底36部无障碍电影的后期混缩,我想我也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了。这短短的60天,发生了很多难忘的故事,而高潮则是1月7日到1月14日,疯狂做后期的7天。
1月7日14:00,离全校放假的钟声响起还有24个小时。彼时,我正在后期组混音棚里面无表情地渲染着电影,休息时偶然想着放假后“躺赢”春节的幸福时光——据师哥说,当时我嘴角微微上扬,一丝十分罕见的“温暖表情”被他窥见。
也正是那位师哥突然打破了我的美梦,让我接下来的一周有如过山车般时而云霄时而谷底。他突然问我:能不能留下来,帮忙后期制作?我很是犹豫。
见我没有即刻给出回复,师哥也没有追问,只是让我好好准备晚上《冲出亚马逊》的录制。
后期是无障碍电影制作流程中极为重要的工作环节,我们既要保证配音员的讲述能够清晰无误地被视障朋友们听到,也要保证影片原本的声音质量。但截至1月7日,我们只初步完成了14部电影的后期制作,距离目标还差22部电影。22部电影的后期合成要在一周之内赶出来,与录制工期同时结束,这不是一个小工程!
深夜,《冲出亚马逊》录制完毕,监听的师哥师姐们去往学校西门外的小吃街夜宵。我没有和他们同行,而是一个人在风雨操场一圈又一圈漫无目的地走着。冬日的风有些狂乱,我的脑袋昏昏沉沉的。走还是不走,我纠结万分。不走?但是车票已定,景点门票已买,民宿预付款已缴,距离约定时间不到2天,此时违约,失去的是一场全家同出行的美好旅行。走?36部无障碍电影的制作完成度难以保证。“光明影院”每年104部无障碍电影的约定就无法兑现!校园里枯叶落尽的白杨随风摇摆,萧瑟风声和清冷月光更添寂寞。
我风中凌乱地走了好久。跑步的同学离开了,散步的情侣离开了,连操场上闲逛的小狗都离开了,只剩下孤零零的我和不停叹息的风声。
啪!操场上的路灯突然熄灭了,似乎替我按下了决定按钮。最终我打开12306,选择改签。8号晚上出发变成了13号上午出发,原本的软卧变成了动车无座。
改签成功信息返回时,有一种似乎后悔似乎义无反顾的情绪包裹着我。我选择停止悲春伤秋,重新投入工作。
9号,室友们纷纷离开,只留下我坐在凌乱的寝室里。身旁的朋友们一个个离开,甚至在朋友圈里面开始晒家乡美食时,我轻蔑地关上手机,来到混录棚里,就让我做一个孤独王者吧,对着面前的讲述音频进行响度匹配。
11号下午,师姐在工作群里敲小伙伴,有没有人能江湖救急,赶着13号的上午去混录棚做最后的收尾?江湖寂寞,无人回答,人人都归心似箭,大家都悄悄飘走,门卫师傅也开始一遍又一遍地追问我们何时离校。但后期组不把影片做好,制作组假期中就不能进行二次检查与修改,直接的后果就是年后片子就无法送出,“光明影院”104部的年度承诺就无法实现。
“反正已经晚了4天,也不差这一个上午了不是吗?”我心想。“光明影院”最大,我抬手拿起手机,第二次改签。
但工作并没有预想中那么顺利,电脑频繁出现卡顿与文件丢失的情况,原本预计3小时就可以完成的剪辑任务一直拖到黄昏。
最后的收尾工作结束,暮色四合。当匆匆关上工作室大门,拖着行李箱转身的那一瞬间,我有些恍惚,60天,无数次开门、关门、开机、关机,混录棚、录音室、工作室来回奔走,我突然不愿离开了。
1月14日凌晨1点,距离回到家还有3个小时。我站在急速飞驰的动车上,听着耳机里的《克林》,看着窗外风景迅速后退,脑海中许多画面也随之闪过。
克林 上路是偶然
如鲸向海 请取笑那些苦难吧
克林 人生是偶然
依旧浪漫 尽管你知道后来啊
克林 上路是偶然
离开那些 曾吞没你的欲望吧
克林 人生是偶然
在自己的路上 义无反顾的狂奔吧
我记得刚刚得知成为“光明影院”一员时的那份喜悦和激动,我还连问了好几个师哥师姐,是不是真的?
我记得王海龙师哥说我声音有温度,性格一定很暖。
我记得熬夜写讲述稿的咖啡厅,最后只剩下我和店员,我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直到他们请我离开。
我记得第一次来到后期组懵懵懂懂记不住每一步的操作,出现了无数个纰漏,再到一周之内留守混音棚紧锣密鼓完成22部影片后期制作,飞速成长。
我记得制作组培训开会时,王海龙师哥在台上侃侃而谈,我在下面认真地做着笔记。
我记得第一次去录音棚配音就是陈欣钢老师责编监听,我紧张不已,不停地卡顿、重来。
我记得我们一起守在录音棚吃外卖,吃完马不停蹄地继续录音,连嘴角的油渍都来不及擦掉。
我记得录制结束的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去吃心心念念的潮汕火锅,一群人围着一个小锅,热气熏得眼镜上起了一层又一层的雾。
我还记得很多很多……
我不敢说“光明影院”就像家一样,那样说太奇怪了。但我希望我能有机会在这里度过6个春秋,4年本科、2年硕士,如鲸向海,一路狂奔。
新年快乐!我们的“光明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