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传承发扬慈孝家风
现年六十六岁的翁生国住在市区里,但每周都要回慈城看望还住在慈城老家的母亲,多年来风雨无阻。“我母亲今年九十二岁,一辈子都生活在慈城,离不开这片土地。”翁生国说。之前他曾经想让母亲搬出来,跟他住在一起安度晚年。但在都市楼房里住不了几天,母亲就吵着要回慈城。无奈之下,翁生国只能听从老人家的话。
于是,翁生国每周末都回慈城,回去之前,问问母亲想吃什么菜,他去菜场置办好母亲一周吃的蔬菜、肉、蛋,回到慈城把母亲的冰箱塞满。每次回去,母亲都会给他煮上一个蛋吃,就像小时候那样。
饭后,翁生国有时会跟母亲一起散步,走在熟悉的街巷里,跟邻居们打声招呼,听母亲讲讲自己小时候的趣事。
对如今的慈城,翁生国一点也不感到陌生,因为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就像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的慈孝文化一样,任岁月流逝,依然坚守在那里。
“有人说慈城近些年发展太慢,但正是因为发展不快,慈城才得以保留最本真的味道,才能在这一轮古县城保护开发中,拥有厚积薄发的后发优势。”翁生国说,慈城的老房子很多都得以保留,街道格局也从来没有改变,而且慈城古城内没有超过六层的房子。
翁生国去过西塘、周庄等一些江南小镇旅游,感觉慈城丝毫不逊色于它们,唯独缺少一脉水系。“一个古镇如果没有水,那它的灵气就要大打折扣。”翁生国说,得知这一轮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中,将重挖解放河,翁生国深表赞同:有水则灵。相信解放河重新回归慈城视野时,这座低调古朴的千年古镇必将成为江北区、宁波市的一张文化新名片。
在不断关注和希冀慈城保护性开发的同时,翁生国经常会带儿子一家人回到慈城,回到这片养育他的土地,他希望儿孙能时刻记得自己是一个慈城人,时刻记得他们的根在这片慈孝大地上。平时在家中,翁生国也是身体力行传承发扬慈孝家风,时常讲述慈城的慈孝历史故事,将慈风孝行转化为自己的家风。
在儿子结婚时,翁生国送给儿子一份特殊的礼物。这份礼物是托人书写的四个大字:忠孝礼义。他希望慈城人特别看重的这四个字,能在儿子的身上得到传承发扬,能让这片慈孝大地历久弥新的精神文化,永远流传下去。
清道观(扫描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