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慈城

初遇慈城

“慈城在哪里,听邻家姐姐提起过,赶集的日子里,那里可热闹了。”1971年,洪塘镇旧宅村的王家姑娘刚刚满八岁。偶然间,听到离老家洪塘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叫慈城的镇子。此后,小姑娘的心中便种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时常缠着爸爸问起慈城的热闹场景。

这王家姑娘便是王琪。不过,还未能和家人去一趟邻家姐姐曾提起过的慈城,她便得知要随父母去西宁定居。不久后,小王琪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们一一道别,与家人踏上北上的火车。

八岁那年与宁波一别,王琪便鲜少有机会回到家乡。直到1991年,根据政策规定,王琪随着退休的父亲调岗回乡,来到慈城镇上的慈湖中学,成了高中部的一名政治老师。

直到那年夏天,王琪才第一次走进儿时邻家姐姐口中的慈城。

“我从洪塘旧宅出发坐着公交车,去了慈城。”王琪回忆道。天气有些热,汽车摇摇晃晃地开到慈城镇公交车站。本就有些晕晕沉沉的王琪,一下车,看到的是一片破旧的老房子,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从车站走到慈湖中学不是很远。“穿过镇中心,再走过民权路(北门头)就能看到。”王琪事先打听到去慈湖中学的路。路上的人并不多,只有树上的蝉叫声在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年轻人。

王琪不知道的是,在民权路后,一片涟涟的慈湖水也在迎接着她。湖中一条长堤将慈湖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是一座六面重檐攒尖顶廊亭,名曰师古亭。师古亭石柱上刻有两副对联,亭北石柱:“锦城环抱峰头翠,镜水平分涧底清。”亭南石柱:“三围秋色从中起,一片冰心望里收。”

两副对联把慈城之美、慈湖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样的,这一片湖水也让王琪原本失落的心情消失殆尽。

长堤的北边,小路通往一所学校,那便是王琪即将工作的地方——慈湖中学。

就像寻得桃花源的陶渊明,王琪突然领会到“豁然开朗”的意思。因此,当王琪站在慈湖中学门前,她理所当然地爱上了这所面湖背山的校园。这个刚回乡的年轻女孩觉得,在这所学校里待上一辈子,教书育人,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