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火车站
2025年09月26日
南门火车站
七岁以前,林伊娟一直在慈城南门村的自己家中长大。南门村是慈城的城边村——在当时,慈城的护城河以东是城,护城河以西是村,南门村紧挨着护城河,坐落在西南边上。
当时的火车站位于南门村地界,这让南门村显得特殊起来——以前农民少有务工的机会,大多只是种种田,唯有南门村村民可以通过付出劳力的方式赚钱,因为他们可以参与货运火车货物的装卸。加之村里的三板桥常有泥沙船、石子船经过停驻,林伊娟父亲那一代青壮年劳动力就常常在火车站和三板桥间奔波,赚点小工钱。
每次火车进站,父亲那一辈人就能通过火车的鸣笛声,分辨出来是货车还是客车。如果听出来是货车,不论是谁,都会吆喝一声,结伴前去装卸。但什么时候能装卸完全是未知数,因此经常会错过饭点。
到了放假的时候,林伊娟回到自己家,奶奶就会提前做好饭,让她跟弟弟带过去送给父亲和叔叔伯伯。
一开始,火车站主要以客运为主,随着慈城的工业、乡镇经济开始发展,货运逐渐成了主要部分。父辈们的装卸工作逐渐增多,林伊娟与弟弟去火车站的次数也日渐增加。
送完饭菜,她经常会和弟弟驻留在月台,看火车进进出出。因为奶奶的娘家在余姚,林伊娟再长大点,一家人还经常坐着火车外出,前往余姚。慢悠悠的火车,穿越山河和隧道,连接起两地的人,也仿佛凝固了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