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慈城的一切
2025年09月26日
关于慈城的一切
多年过去,慈城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吸引游人目光,但在林伊娟心目中,慈城始终是以前的慈城。
浮碧社区旁的弄堂里,依然只容一辆自行车通过,两辆自行车绝不可能并驾齐驱。
尚志路的弄堂口走到底,就是三民路,三民路的两头再往外又是解放路与民权路,路路自始至终,依旧相通。不论是她小时候玩清兵抓强盗的游戏,还是现在的孩子们玩捉迷藏,只要在这阡陌纵横的地方跑开,一溜烟就会没了影,再擅长找人的孩子,或许一下午也都无法找到。
但时代变迁,人与人的热忱相待,似乎再难回到从前。
那时,家家户户基本不止一个小孩,马路上也没有汽车,孩子们玩得格外欢脱,即使有些碰撞摩擦,大人们之间因都相熟,三言两语道个歉也就过去了,既单纯又简单。
太阳好的时候,里里外外隔壁邻居都会晒出被子,要是上班时间下雨了,也丝毫不用担心,因为总会有林伊娟外婆这样的好心人帮忙收起来,再按各户人家分类规整好,年轻人只需要下班后去领即可。
后来,外婆家门口的石子路变成了水泥路,常有城边村的农民推着手拉车来借场地晒谷子,外婆从不拒绝。
一看天气不好,周围的老人就会招呼玩耍的孩子们“不要玩了,不要玩了”。家家户户的孩子们也都会自发地带上畚斗和笤帚,听老人们的指挥分头“工作”,往往农民还没有跑过来,谷子就都已经帮忙收好了。
…………
这样的故事,林伊娟能说出许许多多,这既是她记忆最深刻的关于慈城的一切,也是她最怀念的那个时代中——人们金子般的品质。
福聚亭街景(扫描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