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校史

寻觅校史

2002年10月26日,是慈湖中学的百年校庆。这所百年老校的历史画卷,在世人面前缓缓打开。

学校的校史馆设在抹云楼的五楼,大约二百平方米。抹云楼作为图书、实验大楼,除了校史馆,还设有图书馆。“抹云楼”的名字取自近代金融家秦润卿先生的号。因此,将校史馆设置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我是幸运的,能够亲身寻找慈湖中学的历史。”王琪说。

2001年起,慈湖中学就开始筹备百年校庆的一系列工作。除了对接校友、安排活动流程,最为重要的还是慈湖中学的校史整理。

慈湖中学的历史底蕴深厚,校园内的文化古迹藏在角角落落,要整理历史,看似容易,真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学校请到了老教师李武纲,由王琪协助李武纲一起整理。

那年,李武纲已年近七十岁。两人除了查阅学校档案室的资料,还找到了许多老校友、老教师,请他们口述,描绘出学校过去的模样,也查找县志、请文史专家钱文华老师帮忙,整整忙了一个暑假。特别是为了补充抗战时期慈湖中学一段分散办学的历史,李武纲带着王琪,顶着酷暑,骑着自行车,两人重走当年“三区四点”办学之地,拍摄照片,收集资料。

百年校庆的前夜,抹云楼的校史馆里依旧灯火通明。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李武纲和王琪才将资料整理完,两人相视一笑,同时长吁了一口气。

深夜,王琪和李武纲走出学校大门,才感到饥肠辘辘。校门前,金三角饭店依旧开着门。王琪叫醒在门口乘凉打瞌睡的老板,点了两个小菜,配上啤酒,算是提前庆祝。

后来,由于慈城重新规划改建,校门前的金三角饭店关了门。两年前,李武纲也因病过世。现在,路过金三角饭店的旧址,王琪依旧会想起那天晚上的那一幕,心中难免有些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