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之维 杨梓诗歌美学论》简介
《造型之维 杨梓诗歌美学论》这本书是由.荆竹著创作的,《造型之维 杨梓诗歌美学论》共有90章节
1
美的灵思与涵润(自序)
本书的写作,是对杨梓诗歌创作长期关注的一个结果。 在1980年代,当中国学界尚沉浸在思想启蒙与观念更新的兴奋中,言必称“主体性”和“方法论”的时候,从事医学教学...
2
目录
目 录 美的灵思与涵润(自序) 绪论 一、造型的基本性质 二、造型通贯于整个审美创造 三、造型建构的意义 第一章 美学创造中的自觉意识 一、意味造型是一种美学表...
3
绪论
本书是对杨梓诗歌美学的探讨,由于不想成为杨梓诗歌的艺术鉴赏作品,笔者选择的主要出发点与角度是对杨梓诗歌美学造型的探讨。造型是杨梓诗歌美学的重要方面。传统的诗歌个...
4
一、造型的基本性质
意味造型,是杨梓诗歌审美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特征。在杨梓的诗歌审美创造中,意味造型就是指A事物与B事物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A事物代表、预示着B事物。在杨梓的诗歌...
5
二、造型通贯于整个审美创造
意味造型贯穿了杨梓整个诗歌美学创造活动,不仅体现在早期诗歌创作活动中,也体现在《西夏史诗》中。因为文化精神的展现须主要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性审美思维,整个神秘的党项...
6
三、造型建构的意义
首先,杨梓诗歌在意味造型中采用的喻象建构、喻体建构与喻义建构之对应、分离,为我们理解他作品之多义性提供了最充分之可能性。意味性造型之含义并非造型自身固有之意义,...
7
第一章 美学创造中的自觉意识
...
8
一、意味造型是一种美学表达方式
意味乃指甲事物与乙事物有着重要的密切关系,甲事物意味着乙事物。在人类现实社会与文学艺术中广泛地存在着意味性现象。如在西方文化中,十字架意味着基督,羊羔意味着圣女...
9
二、一与多之共相
对于诗歌造型之一般界定,文艺理论中的解释往往大同小异。但可以确认,人们对诗歌造型的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通常,诗歌造型总是被理解为个体与普遍之统一、详尽与综合之统一...
10
三、意义丰满的美学世界
让我们先解读杨梓诗歌创作中的具象体现模态,即通常所说的类型造型。桑塔耶纳曾说过,艺术表现可以区分为彼此相关之两项:“第一项是实际呈现出的事物,一个字,一个形象,...
11
四、世间万物与个体感受
喻象暗示模态即意味模态,它要创造出意味造型。喻象暗示模态是广泛存在于杨梓早期、中期和近期诗歌创作中的一种造型营构方式,它与具象体现模态很不相同。 从前文我们引述...
12
第二章 意味造型
意味的创造,是杨梓诗歌创作明显的美学特征之一。意味造型,是为了传达出某种意味之寓意。这决定了意味造型本身要具备透射此种意味之功能。意味造型区别于其他特征造型,在...
13
一、暗示与寓指的结构特性
杨梓经历了1980年代中国诗人与诗歌创作之崛起运动,对这场运动与这场运动带来的独特的艺术传达方式,他始终持一种平视态度,既不仰慕,也不鄙视。我始终认为,杨梓是一...
14
二、音乐与诗之融合
杨梓早期诗歌创作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充满了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这符合中国音乐文学的传统,也符合诗人自言“我的诗,是从《诗经》里流过来的”之表白。借助音乐的节奏与旋律,...
15
三、诗中的律动符号
以中国当代诗人杨梓的意味造型来看,他的诗对音乐的摄入一开始就显得十分自然与成功。这不仅使得他的诗之语词形体变得如水如空气流动婉转起来,也使他的诗之情思内涵变得如...
16
第三章 意象的营构与造型
通过意象的设置来创造意味造型,是杨梓诗歌创作的基本走向,也是他诗歌意味寓意透射之基本路径。因为意象真正之功用是:它既可作为抽象之物,也可作为意味,即思想的荷载体...
17
一、主导意象与内在情思
主导意象是指处于杨梓诗歌作品中心位置的意象,它对全篇作品具有统摄作用。离开此,杨梓诗歌作品就会散乱破碎。故,若把杨梓诗歌看作是一串珍珠,主导意象就是贯穿珍珠的红...
18
二、重复意象的美学空间
重复意象是指相同的意象出现于诗人作品之不同段落。它不像主导意象那么突出、引人注目,但是通过重复,能发挥相当重要之作用,把接受者的视线引导至此意象中以体悟其蕴藏之...
19
三、逆变意象之寓意
逆变意象是对意象进行反处理:由某一意象日常的预定的性质及意义,转向它非同一般的特殊的性质及意义之揭示。通过对事物原有性质的裂变,赋予此事物以超常的意味义。故,杨...
20
四、随伴意象之美学效用
随伴意象者,乃附着于诗中主要对象、主要事件之一种意象,用于表达主要对象和主要事件的某种内涵。故,对象和事件融合为一的统一性,乃随伴意象之必备条件之一。所谓随伴意...
21
第四章 传导透射与作品的寓指
...
22
一、寓指对象的传导意蕴
以有效的传导产生映照力来透射诗歌作品的意味寓指,也是杨梓意味造型营构中常用的方式之一。所谓传导,指的是诗人通过有意之安排,点破诗之含义。这与诗人意味创造中融合于...
23
二、卒章显其志
“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往往是杨梓为了创造意味造型,又为了给读者以提示而常用之手段。此一点,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诗的前半部分虽然对寓意有所提示,露...
24
三、诗歌中的诗歌
在意味传导的范围内来体认杨梓“诗歌中的诗歌”或“叙事中的叙事”,是一种比上述两类传导均隐晦一些的传导方式。“诗歌中的诗歌”是指在大诗歌中安排一首小诗歌,用此小诗...
25
四、在酷肖与游离之间
我们从杨梓意味化的诗歌世界的抒情对象来看,诗人明显是不倡导“直陈其事”的,诗人主张尽可能简化、纯化,突出某一方面的特征而尽量消除多方面的成分。于是,迷离、神秘、...
26
第五章 内在之焦虑与现实之超越
...
27
一、显性含义与隐性含义
从具体的诗歌美学创造过程这个角度来看杨梓诗歌创作的两种模态,或者说,具体地来看杨梓诗歌意味造型两种模态各自的特点,具象体现模态所要求的类型化活动与喻象暗示模态所...
28
二、造型世界中的道玄价值色彩
上述阐释,只说明了杨梓诗歌创作中类型化与意味造型创造在个体与普遍关系上的区别,仅仅观察与分析了杨梓诗歌造型的个性化方面,那么,它们之间有不同吗?回答是肯定的。如...
29
三、现实的能指性与类的共同性
在对现实世界与现实生存境况所进行的概括化方面,杨梓诗歌创作中的类型化与意味化造型也是很有特点的。遗憾的是,此种差异并未引起国内诗歌批评界的充分注意。杨梓诗歌中的...
30
第六章 历史世界中的审美价值格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