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美学
2025年08月10日
第十六章 时间的美学
文学艺术创作是个体心灵物化之过程。不同的创作个体往往拥有极不相同的主客观条件,各个创作者对艺术方式常有各具特色之运用,这是非常易于理解之事。从杨梓丰富多彩的各类诗歌作品中,我们能够解读出一些不同思想、不同审美意蕴的特性,但不论是何种思想与美学风貌,都在表达方式上显现出基本的趋同性。归纳起来,基本的美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西夏史诗》之叙事方式,一种是《塔海之望》之叙事方式。
《西夏史诗》的叙事方式以个别与普遍、具体与概括、奇特与一般有机融合为基本特征,其意味造型是在具象中显现抽象,又在抽象中融入具象。大千世界,林林总总之个别具体物象因数量之多、形态之复杂,尚需深入研究。每一个个别皆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显现着一般,每一个具体物象皆是个别与一般的自然统一。在《塔海之望》的《时间献诗》中,把时间性直接引入现实世界,或者说,从时间之角度来介入现实世界,此乃杨梓此类诗歌美学的独到之处。如果说现实世界之基础是杨梓诗歌向我们开辟了一个纯粹显现维度的话,那么这一显现维度只能从时间之角度来把握,因为无论是显现还是生成,作为一个过程它们只能在时间这一发生维度上显现出来。我们所强调的现实世界的非现成性认知,只有在时间这一发生之域中才能够实现。作为思考现实世界问题的根本认知,现实世界的人类问题、真理问题、历史性问题也只有在时间性之角度才能显现。在时间性中,现实世界成为人类世界,时间成为一块透明之域,只有进入其中,现实世界与时间在终极美学层面上才能被揭示为“统一”。现在我们直接切入主题,把杨梓的《时间献诗》引入诗歌美学领域予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