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系统测试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未来科技城配套项目)

智能系统测试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未来科技城配套项目)

智能系统测试区(一期)场地工程效果图

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位于长沙岳麓高新区内,总用地面积约82.1万平方米(1 232亩),场地呈“T”字形,项目投资、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采取PPP模式建设,总投资估算约18.96亿元,其中拆迁资金约8.8亿元,建设资金约10.16亿元。项目建设单位为长沙中建未来科技城投资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湖南省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承建单位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以智能系统全方位测试为主,统筹兼顾军民融合,远景规划区域将致力于打造为技术先进、产业配套齐全、国内领先的国家智能网联系统综合性测试示范区。

测试区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桐关桥路、玉学路、长潭西线东辅道、长潭西线西辅道、智仁路、智雅路、智达路、智星路8条市政道路和一期场地工程,分为管理研发与调试区、越野测试区、高速公路测试区、乡村道路测试区、城市道路测试区5个主要功能分区。覆盖智能汽车的安全、效率、信息服务及新能源等四大类型测试,建有78个常规性智能无人测试场景,包括非机动车横穿预警、前向碰撞预警等33个城市环境模拟测试,无信号交叉口通行、道路变窄/宽、碎石路等13个乡村环境模拟测试,进出服务区、路边紧急停车、道路施工提醒等6个高速环境模拟测试,草地、泥泞路、起伏土路、烟雾、火、尘土避让损毁装备、战场废弃物、弹坑、壕沟等26个越野模拟场景测试,为自动驾驶乘用车、商用车、无人机、智能机械、机器人,网联通信供应商提供系统测试服务。

项目综合性能全国领先,自2017年3月30日开工以来一直受到各级领导以及社会的广大关注。按照湘江新区管委会的2018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经过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项目提前一个月完成建设任务,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打好“蓝天保卫战”,在湘江新区管委会的月度履约考核中多次获得第一名。项目在2018年6月12日已成功举行了“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开园仪式暨2018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湘江对话论坛”。截至2018年12月,测试区项目已基本完成包括桐关桥路等8条市政道路以及管理研发与调试区、越野测试区、高速公路测试区、乡村道路测试区、城市道路测试区5个主要功能分区的建设任务。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针对路基施工周期短、沿线多山体和水塘、填土及软土分布较广、土层承载力和强度指标较低等不良路基特点,重点解决了城市不良路基施工期以及施工后沉降变形分析和预测方法的技术难点,为不良路基加固处置给出了实施方案和优化措施,降低了路基快速施工带来的工程质量风险。智能系统测试区内还包含杜家垅大桥、含浦大桥以及智星路桥三座桥梁的建设,共包含264片小箱梁。项目建设技术人员针对施工周期短、工程量大等特点,提前建立了专用预制梁场,并攻克了小型箱梁工厂标准化的关键技术及小型箱梁精确自动化施工质量控制技术难点,建立了预应力管道典型注浆缺陷声纹模式及其数据库,以及预应力管道注浆施工质量检测标准,解决了小型箱梁标准化及关键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可能遇到的难题,最终达到安全、质量、进度、环境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智能系统测试区(一期)现已正式投入运营,该测试区在国内具备军民融合示范性强、测试场景多元化、配套全面等优势。智能系统测试区测试道路总里程达12千米,是目前国内已投入运营的封闭式测试区中测试场景复杂程度最高、测试道路总里程最长、研发办公配套最齐全的测试区,而测试区里长达3.6千米的高速公路模拟测试环境,以及无人机起降跑道,均为国内独有。2018年11月28日,智能系统测试区正式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牌照。

湘江新区已联合智能驾驶研究院等行业内龙头企业,成立了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共同运营好智能系统测试区。测试区项目后续业务板块主要包括常规智能系统测试服务、智能网联道路测试监管与评估、智能系统赛事承办、创新技术孵化、智能应用示范等五个主要板块;同时还成立了智能网联产业汽车湘江联盟,并引进了地平线、中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长沙成立研究院,与腾讯、百度、京东等知名互联网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下一步,湘江新区将以应用场景为牵引、以创新研发为驱动、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行业联盟为纽带、以产业集聚为目标、以建立标准为突破全力打造湘江智谷,共筑全国乃至全球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及产业化高地。

撰稿人:杨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