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建设项目
轨道交通4号线(简称“4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为罐子岭站,终点为杜家坪站。线路长度33.5千米。设车站25座,在黄土岭站与1号线换乘,在沙湾公园站、溁湾镇站与2号线换乘,在阜埠河站与3号线换乘,在圭塘站与5号线换乘,在六沟垅站与6号线换乘。在石长铁路、三环路(城市封闭快速路)和荷塘撇洪渠几面围合地块设星城车辆段,占地约29万平方米(29公顷);在劳动东路南、规划中轴大道北侧、黄兴车辆段南侧围合成的地块设黄榔停车场,占地约11万平方米(11公顷)。与2号线共享主变电所,分别为成嘉湖110千伏变电站(原西湖公园主变电站)、游泳中心110千伏变电站(原体育公园主变电站)。与1、2、3、5号线共享2号线杜花路控制中心,配置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空调、给排水与消防、设备监控、防灾报警、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电梯及自动扶梯等运营系统设备。
4号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31日开工,2018年8月4日、2018年11月22日分别实现“洞通”“轨通”,计划于2019年5月26日开通初期运营。截至2018年底,开工车站累计25座,结构封顶车站累计25座,盾构累计推进55.13千米,轨道累计敷设67.05千米。
2018年12月29日,4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实现试运行,4号线投入运营后,将快速串联高星组团、主城区和黄榔组团,覆盖湘江以西沿江交通走廊,引导城市向西北、东南拓展,初步形成长沙轨道线网的“米字”网络,在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号线一期工程全线换乘站点达13座,其中滨江新城站、树木岭站与城际线换乘,在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结构中作用突出。线路下穿湘江、浏阳河、龙王港、圭塘河、石长铁路、京广铁路。沿线经过汉代长沙王陵墓群、北津城遗址城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等众多控制性建筑物,工程施工存在与所经区域密切结合、交通疏解、管线迁改等难点。利用黄榔停车场靠近2号线黄兴大架修基地的有利条件,在停车场内增设联络线,实现地铁线网资源共享,缩短并改善4号线大架修列车转运路径。
4号线一期工程技术管理成果显著,《MJS工法在砂卵石及破碎带等复杂地层盾构近距离下穿运营地铁隧道的应用及实施》《富水地区地铁车站喷涂自粘式防窜流防水系统》于2018年4月通过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的评审,获得城市轨道技术创新推广项目殊荣。《长沙典型地质条件下地铁车站抗渗防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长沙盾构区间典型地质条件微扰动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于2018年8月通过长沙市科技局的中间成果科技鉴定,成果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2018年,4号线一期工程获评2017年度长沙市重大项目推进目标任务完成优秀项目;4号线建设公司获评2018年度长沙市青年文明号;4号线一标一工区部获2016—2017年度全国安康杯劳动竞赛优胜集体;湖南大学站等6站12个区间获2018年长沙市优质工程;一标八工区获“2018年上半年长沙市建筑施工绿色工地”。
撰稿人:李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