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建设项目
轨道交通6号线(简称“6号线”)起点为谢家桥站,终点为黄花机场西站。线路长度48.1千米(48.1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设车站34座,在文昌阁站与1号线换乘,在人民东路站、迎宾路口站、省图书新馆站与2号线换乘,在朝阳村站与3号线换乘,在六沟垅站与4号线换乘,在芙蓉区政府站与5号线换乘。在线路西段设梧桐路停车场,占地约13万平方米(13公顷);在东段设黄梨路车辆段,占地约36万平方米(36公顷),新建东四线控制中心。全线设3座主变电所,分别为梅溪湖主变电所、麓枫路主变电所、和平路主变电所。配置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空调、给排水与消防、设备监控、防灾报警、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电梯及自动扶梯等运营系统设备。6号线于2017年11月28日开工,计划于2022年开通初期运营。2018年,项目完成投资14.6亿元,4个车站封顶,17个车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7个车站正在进行主体围护结构施工,6个车站正在进行交通疏解及管线迁改施工;4段区间开始盾构施工,全线计划投入42台盾构机,已下井8台。
解决三个方面建设难点:
(一)为进一步有效控制地铁混凝土主体结构温度和收缩应力裂缝的通病问题,与湖南大学等联合开展校企合作的专项技术课题攻关,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控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应用。重点甄选了水化热低,放热速率适中和收缩率小的水泥等主要原材料,不断优化配合比设计,通过控制物料温度以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以降低结构水化温升峰值,并探索对比使用水化热抑制剂等特殊材料以进一步控制混凝土的水化温升情况。最终达到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因温度和收缩应力造成开裂的几率。在施工现场的构件中进行埋入式温度监控,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混凝土不同部位的温度统计,确保内外温差使用控制在15℃以下。
6号线芙蓉中路车站主体结构图
(二)为解决窑岭站交通疏解问题,集中技术力量并邀请相关专家对窑岭方案进行多次研讨,结合窑岭站现场与周边构建筑的实际条件,先后提出5个可行方案,最终确定站位在原方案基础上向西平移约57米,避开韶山路与人民路交叉路口,车站西端为避免对恒福大厦的拆迁,将原方案中的配线移至迎宾路口站。车站缩短至197米,两端避开梓园路口及韶山北路口,交通疏解难度小,路口段无需进行管线迁改,工期较原方案缩短,迎宾路口站车流量小,较在窑岭站暗挖单渡线风险大大降低。
(三)为解决朝阳村站施工对周边交通影响极大的难题,提出站位压缩以及曲线调直的优化方案,并组织项目技术力量与技术专家共同研讨车站优化方案的可行性,通过调整建筑布局实现了车站西端头压缩7米,同时将西端头曲线扩大端调直,实现了围挡的后撤。优化后的方案增大了路口交通疏解空间,可满足人民东路、朝阳路车辆顺利通行要求。
开展盾构施工突涌与基坑防汛综合应急演练现场
2018年申请专利4项,分别是用于侧墙喷射混凝土带模块速施工的模板装置及施工方法,用于侧墙喷射混凝土带模块速施工的模板装置,用于基坑侧墙找平层施工的喷射混凝土滑模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用于基坑侧墙找平层施工的喷射混凝土滑模施工装置。
同年,《提高叠合墙预留接驳器的利用率》获2018年北京市市政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优秀成果二等奖;《减少地铁车站大体积砼早期裂缝发生率》获2018年全国市政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及2018年北京市政行业协会一等奖;《降低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绕流发生率》获2018年北京市政行业协会二等奖;《降低地铁车站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发生率》获2018年北京市政行业协会二等奖;中段中心城区段项目一工区、三工区获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7年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年度项目考评优良工地”;中段中心城区段项目三工区获2018年上半年“长沙市建筑施工绿色示范工地”,一工区获2018年上半年“长沙市建筑施工绿色工地”。中段中心城区段项目获第四届“科创杯”中国BIM技术交流暨优秀案例作品展示会大赛优秀奖。《BIM技术在长沙地铁6号线文昌阁站至东郡站施工中的应用》获中国图学学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龙图杯”二等奖。
撰稿人:周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