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新建第七水厂工程建设项目

长沙市新建第七水厂工程建设项目

第七水厂厂区效果图

长沙市第七水厂工程建设项目位于107国道与伊莱克斯大道交会处西南侧,京广铁路以东,规划伊中路以北,取水泵房位于暮云街道李家庙处,伊莱克斯大道北侧。取水泵房从湘江取水,沿湘江大道南延线至伊莱克斯大道,再由伊莱克斯大道往东,经过约1.8千米的原水输送管线至水厂。项目规划总建设规模为60万吨/天,一期建设规模为20万吨/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取水设施、净水设施、配套管网等。水厂项目(一期)工程用地面积为10.41万平方米,水处理工艺采取:化学预处理+常规净化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工程建(构)筑物主要包括取水泵房、预臭氧接触池、机械混合池、折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臭氧接触池、活性炭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配电间、加药间、附属用房等22个单体。出水水质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同时,项目建设有排泥水处理系统,实现了生产废水的零排放。一期工程估算总投资约10.24亿元。

项目由长沙水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长沙供水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国华北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与长沙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设计,整个项目分为取水头部及泵房工程、原水管与配水管工程、厂区土建工程、厂区安装工程、外电工程5个部分。取水头部及泵房工程由湖南中格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厂区土建部分由湖南星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厂区安装由湖南望建(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外电由湖南华信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管线由中南水务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监理单位为湖南湘沙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沉淀池底板施工

项目取水头部及泵房工程于2017年汛期后(10月后)全面开工建设,至2018年末已完成了泵房土建主体施工,并完成了水下原水管的管槽开挖工作。厂区部分由于原一期用地范围内有4.8万平方米(4.8公顷)土地用地性质为基本农田(均在一期工程用地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短期内无法完成,且项目位于长株潭“绿心”区域,生态绿心地区建设项目可研、初步设计审批权限划分及具体流程等当时尚未明确,项目前期报建工作遇到了较大困难。考虑到长沙市河东南部片区严峻的供水形势,第七水厂的建成通水事关南部城区数十万居民的用水安全。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建设单位克服了多种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加强了与规划、住建等部门沟通,多方协调省、市相关部门推进手续办理。建设采取“避开基本农田区域,将原二期用地调整为一期用地,调整厂区总图平面布置方案,并依据调整总图方案,调整项目初步设计”的思路,2018年4月实现了厂区工程的开工建设。

厂区工程开工后,建设单位着力抓好工程现场管理,合理铺排工期计划,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并对“质量、安全、成本、进度”严加把控,按照长沙市人民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具体要求做好文明施工管理。施工期间建设单位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了施工中产生的燃料、油、沥青等有害物质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突出加强了对扬尘、施工噪音、有害气体等物质的控制,加强了对施工周边环境的保护,并将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在上午8时至傍晚8时之间,有效地将工程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小。2018年4月至12月,先后完成了送水泵房、吸水井、清水池、废水调节池,贮液池、贮泥池、污泥浓缩池、混合、絮凝及沉淀池、臭氧制备间、2#变电站、3#变电站、机修间及仓库等单体施工,厂区土建完成了约90%的工程量。部分单体装饰工程随土建施工进度已陆续展开,设备采购和安装已于2018年年底陆续进场。项目总体工作进度符合长沙市人民政府下达的建设目标。

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依托建设单位创新发展的新思路采取了许多创新举措,依照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在节能环保方面狠下功夫,采用重力流节能的工艺方法建造,利用水池之间存在高差的方式,水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上而下地流动,相比于常规净水厂工艺方法具备建造成本低、耗能低、管理简单方便等优点。

项目是长沙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之一,是市重点的民生工程,对社会有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第七水厂建成后将直接解决暮云组团、跳马镇居民生活用水难的问题,改变居民用水面貌,40万人将用上放心水,极大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撰稿人:吕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