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水质净化厂(一期)项目
雷锋水质净化厂(一期)全景项目效果图
雷锋水质净化厂(以下简称“雷锋厂”)坐落于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雷锋街道。随着梅溪湖国际新城的开发建设,商业发展繁荣,人口规模增大,污水排放量的快速增长,水质净化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促进梅溪湖国际新城区域可持续发展,长沙市委、市政府决定新建雷锋厂。雷锋厂纳污面积73.9平方千米,服务范围包括梅溪湖国际新城、高新区及岳麓区部分区域,规划服务人口约95万人。雷锋厂是解决区域内污水出路的重要市政设施,对改善龙王港河水体水质有着重要意义。
雷锋厂项目位于黄桥大道与梅溪湖路西延线交叉口东北侧,分两期建设,远期规划总规模50万立方米/天。一期工程占地约7.67万平方米(115亩),设计水量总规模25万立方米/天(其中一阶段12.5万立方米/天将于2019年7月31日通水,二阶段根据区域发展情况进行设备安装),远期项目规划预留用地约8.6万平方米(129亩)。配套截污主干管网约20千米,提升泵站2座。一期项目土建规模1.0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9 694.9平方米,地下980平方米),绿化总面积6.05万平方米,绿地率78.8%,容积率0.1。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预处理(粗格栅、进水泵房、沉淀池等)、生物反应池、MBR膜池、回用水泵房、综合楼等主要建筑构筑物及辅助生产构筑物以及包括厂区排水、电气、暖通、景观绿化等工程。
雷锋厂(一期)项目总投资约8.6亿元(含拆迁),由湖南湘新水务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由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施工,由湖南华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监理,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项目设计。
雷锋水质净化厂(一期)项目现场施工图
雷锋厂(一期)项目于2017年12月破土动工,土方开挖量约42万立方米,桩基础6 000余根,混凝土总量达13万立方米,钢筋总量约1.8万吨。在面对工序复杂、工程量大、施工期短的情况下,各参建单位优化项目管理,强化目标考核,实化全程监理,保障安全施工,5个施工塔吊不间断作业,施工人员每天24小时在6个作业区轮班施工,一线作业班组人员最多时达500人。截至2018年底,雷锋厂(一期)项目土建部分已完成总体任务约76%,部分设备开始安装,于2019年7月31日完工。项目配套的人工湿地于2018年12月动工,2019年6月完工;厂外配套主干管网一、二期干管已竣工验收,三期、四期干管正全力实施,预计2019年7月完工;配套梅溪湖核心提升泵站已投入运行、雷锋厂污水提升泵站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雷锋厂(一期)项目按照运行可靠、调度方便、控制灵活的设计原则,拟建成一个高效集约、低碳节能的资源型现代化污水处理工程。
处理工艺优异,出水水质有保障。项目设备采用“预处理+AAO+MBR(膜工艺)+紫外线消毒”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设施布置在半地下箱体中,污水经处理后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准Ⅳ类(其中TN≤10 mg/L)水质排放标准排入配套人工湿地,占地约3.87万平方米(58亩)的配套人工湿地位于水厂南侧,采用“传统人工湿地+高效混合湿地”工艺,经人工湿地处理后出水将作为龙王港流域的重要补水渠道,促进龙王港河流域恢复良好生态环境。
综合效益显著,经济增值有保障。污水处理厂形式有别于常规地上式布置,采用半地埋式200米×200米综合箱体布置,其占地面积较小,节约土地,节省的土地增值空间大,可在加盖除臭顶板以上覆土绿化,促进项目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为二次开发利用项目土地资源,拟实施雷锋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为257.4万度,可全部供给雷锋厂使用。同时,通过花园式设计,打造精品景观,实现上方发电、中间休闲、下方水质净化处理的立体空间,实现可再生清洁能源治理环境污染的愿景。
雷锋厂(一期)项目是中央环保督查、省市及新区重点督办项目。根据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和市住建委下达的任务,雷锋厂(一期)项目定于2019年7月31日通水。雷锋水质净化厂的建成投运必将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撰稿人:冯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