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世界史就像一件大衣,它覆盖面广,时间跨度大,头绪繁多,内容庞杂。在教学与研究中,它常常给人以“乱”的感觉,不易入门,需要有一个提纲挚领式的读物来辅助理解。只要纲举目张,就会使杂乱的内容一目了然,从而让学员融会贯通。笔者从事世界史教学50余年,对此深有体会。为了有益于教学与研究,我和有同样感受的几位老教师,经商议决定从宏观视角编写关于世界历史的各断代及其研究状况的系列概要。
工作开始后,我们一致认为进行这项工作还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有助于国人正确面对当今的全球化。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呼吁:“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这就是说,我们的事业始终与世界连接在一起。虽然现阶段我们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也绝不能忽视与世界的关联。不久前结束的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又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解读和理解这一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就需要世界历史的帮助。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要正确理解和自觉执行这一方针,就必须要重温历史,树立新的世界理念。
“十九大”报告还指出:“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了挑战。”面对各种挑战和反全球化的逆流也需要从世界历史经验中寻求智慧。列宁曾对下属说:“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2]这就是说,我们要善于从历史的启迪中找到更好的前进方向,各级领导干部需要有丰富的世界史知识,以便能不断地提高决策和领导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世界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大了。他们需要历史概要类的读物,作为其社会交往活动的指南。特别是大批中国企业和中方人员走出国门,去旅游、去贸易、去投资办企业、去工作。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宏观世界和所在国情况,不仅要知道现在,还需要知道过去。只有切实地了解对方,才能真正地走进去,才能适应所在的国家。所以,编写世界史概要在帮助人们学好世界史方面是有实用价值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策划编写世界史概要时,注重如下几个方面观念的指导: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史观。马克思、恩格斯还在19世纪中叶就提出了他们的世界史观:“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3]马克思又说:“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4]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在过去的苏联和我国史学界并未得到落实体现。在过去的教学与研究中,我们常常偏重于纵向社会制度的变迁而忽视横向世界的发展,留给学员的是抽象的政治经济学概念。这一点,我国直至改革开放后,在世界史教研中才有所改变。在编写世界历史概要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指出每一断代的中心内容和时代主题,对世界历史的纵向和横向发展在各断代中的主要表现要进行概括说明,对各地区在同一时代的不平衡表现也要进行明确地解读,这样才能使读者在历史总体感中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这样做也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种努力。
第二,力求清晰地、综合性地勾画历史线索,使人们不再感到世界史的杂乱无章,从而有助于读者历史逻辑和历史思维的形成。关于历史断代的分期问题,中外史家不尽一致。例如,对“中世纪”有的史书单列一个断代,有的则将其作为古代史的一部分。又如,“现代史”有的是列入“近代史”之中,统称modernhistory,有的则是单列。在教学中,我们的断代分期为的是学习的方便,不是探讨历史的科学分期,因此,对“中世纪”和“现、当代史”我们基本上是作为历史单元的断代来安排的。
第三,在概述断代历史的同时还概述该学科的发展。这里的意图是要启发学员立体地看历史,做大学问、真学问。因为历来对于历史的解读,都带有其时代的特性和人为色彩。尽管历史本身不能改变,但历史学的论述却变化无穷,每一部世界史读物都是历史学科发展变化过程的反映,是作者根据所处时代的条件和需求对历史进行的一种解读。如果读者了解了学科发展的情况,知道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不同阶级和民族的历史观及其在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那么对读者来说,特别是对有史学基础的读者来说,就会用发展的眼光学习和研究历史问题,从而会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为使该书有启发式的引导之效,能帮助读者独立思考和探索一些问题,我们在书后列举出一些思考题。这些题目反映每一段世界历史的重点,注重史论的结合和古今的联系,注重进行中外的比较和交流。这些题目是各位老教师多年教学心得的积累,也是各位老师征求多方意见、集思广益的成果。
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即开始着手进行此项世界史概要的编撰工作,初稿完成后,由于出版问题未能顺利解决,该书与读者见面之事便拖了下来。不过这样反而使我们有时间不断地思考修改和补充。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变,使得我们又能用新的世界大视野来研究和回顾历史。在此过程中,有两位老师先后病故了。《历史教学》期刊从2015年第7期至2016年第2期以专题的形式连续刊发了本书的部分内容。根据读者的反馈以及“十九大”召开后出现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思想,本书主编张象老师对这七个专题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所以现在奉献给大家的是一份有时代感、有新理念、注重系统性与专业性紧密结合的世界史普及读物。该书汇聚了众位从事世界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教师多年的心得。当然还有不足之处,望学界同仁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张象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3页。
[2]《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页。
[3]《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8页。